面包放很久依然還很松軟,是添加了過量乳化劑的結果,有可能對肝臟功能不好的人有損健康?一則乳化劑的消息讓松軟的面包“躺著中槍”。為此食品安全專家表示,面包在制作過程中,一般都是要加入乳化劑的,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也是允許添加進面包的,安全性也很可靠,不必對乳化劑產生恐懼。
【探訪】
乳化劑為面包蛋糕“持久保鮮”
此前據媒體報道,在面包店買的面包即使放到隔天,口感還是很松軟,“秘訣”在于一種叫s5000面包改良劑的食品添加劑,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防止淀粉老化,這種添加劑中含有乳化劑,雖是合法食品添加劑,但使用量只容許在面粉量的0.5%—2%。有專家表示,一般人吃了乳化劑可以輕易分解代謝,但如果是肝臟功能不好的人特別是老人,吃了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昨日,記者為此走訪了好利來、面包心語等糕點房,以及超市售賣面包的區域,確實在面包產品中看到有乳化劑的身影。
在百盛購物中心地下一層的“面包心語”糕點房,一款蘿卜吐司面包的外包裝配料表上,列出的食品添加劑有: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維生素c、α-淀粉酶、木聚糖酶、硬脂酰乳酸鈉。記者查詢到,這其中的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鈉就是乳化劑,是允許添加到面制品中的。
百盛購物中心超市的面包銷售區域里,一種楓糖味的天然酵母面包,包裝上有醒目的“持久保鮮”字樣,配料表中同樣顯示加有乳化劑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
除面包外,消費者常買的一些品牌食品,比如“盼盼”銅鑼燒、法式小面包、“泡吧”提子蛋糕,里面也標注加有乳化劑單甘油硬脂酸脂,一款產自日本的“卡米亞”紅豆雞蛋糕,加入的乳化劑則為改性大豆磷脂。
【釋疑】
面包中乳化劑不會危害人體
專家表示,市面上乳化劑安全性較好,有些乳化劑本身就來自食品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記者,“面包在制作過程中,一般都是要加入乳化劑的”,因為乳化劑有很多功效,可以把水和油連接起來,降低水面和油面的表面張力,形成穩定的“水包油”或者“油包水”的一個狀態,這樣做出來的面包才不會出現塌架,柔軟,有光澤。
來源:新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