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對蝦種苗協會與sis商討降低親蝦價格一事,經過數天演繹,如今結果初顯,sis亞洲區總裁鄭光發在10月1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客戶覺得價錢可以理解,我們會繼續合作。如果客戶覺得產品價格高到一定程度,買這個公司的貨不可以賺錢了,那也可以用另一個產品代替。而且,整個區域里來說,大陸是最便宜的價格,公司也重視大陸的客戶。”鄭光發表示協會在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條件,公司方面也在做調整,并保持和客戶溝通,相信合作的客戶也能理解公司的決策。
從事件一發生,中國水產頻道記者就對雙方負責人以及眾多行業人士進行了采訪。各方行業人士又是如何看待這個事情的呢?10月18日上午,我們又電話連線數名行業人士。
“這僅僅是一個價格問題,是大家炒得太熱了”
“這是一個貿易市場,僅僅是價格問題,我覺得沒必要這樣這樣敏感,是大家炒得太熱了。”湛江粵海水產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良軍說到。
據張良軍分析,國內今年的對蝦種苗生產情況以及養殖情況,sis都是非常清楚、非常了解的,而且現在確實又有其他親蝦公司的質量反映還可以,所以作為蝦苗企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投入產出比!
“國內親蝦,頂多算是‘培育’,而非‘選育’”
眾所周知,我國是南美白對蝦養殖產量第一大國,然而長久以來的一個尷尬事實是,雖然頂著產量第一的帽子,但在實際生產中,80%以上的南美白對蝦一代苗親蝦依然來自國外。國內在親蝦選育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其在生產中的實際效果還有待市場的檢驗。對于目前國內自主選育的親蝦,張良軍感嘆到:“這頂多算是‘培育’,而非‘選育’。”(親本來源幾乎都是從夏威夷引進國內凡納濱對蝦)
“今年在北方市場,自主選育的有些品種表現還比較好”
來源:水產頻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