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養殖目前在我國得到了顯著的推廣發展,并且甲魚養殖也帶動不少養殖戶成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是盡管甲魚養殖包含利潤,不過面對眾多的養殖病害,不少養殖戶還是損失慘重。今天我們就將為大家介紹順德地區的諾卡氏菌病現場的初步診斷。
該病損害了甲魚的肝臟,使其物質代謝功能受損,并破壞其免疫系統,使其抗病力下降而致藥物難以發揮作用。
這是一個典型的加州鱸的諾卡氏病,但是當地的漁藥店給診斷成孢子蟲病。發病一個多月,損失慘重,直到氣溫下降死亡率才降下來。在這期間,用了各種殺蟲藥,如孢子蟲內服藥、外用菊酯、敵百蟲等等。細菌病當成蟲病治,南轅北轍,可想而知其效果如何。
生魚突眼(膿包引起的突眼)
加州鱸突眼
生魚慢性感染會有豎鱗和肛門紅腫的癥狀
生魚內臟有白色結節
生魚爛嘴
需要說明的是,有報道稱有諾卡氏和孢子蟲并發的現象,但是我們在現場多次碰到這種狀況,并未發現孢子蟲。
這種診斷錯誤的現象并非個例,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聊聊這個病的診斷。
諾卡氏病的癥狀多樣,容易混淆。突眼、肛門紅腫、內臟出現白色結節、爛身、膿瘡……如圖是諾卡氏菌病的現場診斷。
水產養殖情況復雜,尤其是高溫季節,容易出現多種疾病并發的狀況。而且如果想確診可能需要實驗室的方法。
諾卡氏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廣泛存在于水體土壤中,是條件致病菌。發病率高也和投喂冰鮮魚有很大關系,冰鮮很容易帶菌。諾卡氏菌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潛伏期很長,等發現明顯癥狀的時候,感染率已經較高了,加上這個病的治療需要較長的療程,而且容易復發,使得養殖戶失去耐心,胡亂用藥。
所以這個病關鍵在于預防。
1、徹底和定期對池塘和水體進行消毒,減少水體有害菌。
2、盡量少喂冰鮮。對于鱸魚等目前人工配合飼料還不完善的魚種,我們強烈建議冰鮮和顆粒料配合投喂,定期用顆粒料加上藥物進行預防,也有利于發病時魚的治療。
3、注重魚的保健和優良水質的保持。既然是條件致病菌,只有在魚體抵抗力下降和水質惡化以及魚體出現創傷(比如收魚、分塘、被寄生蟲感染等)的時候魚才會被感染。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