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圓明園的文物“觀水法西洋石刻構件”在北京大學出土后,被扔在一處車棚旁,露天擺放,而且沒有進行介紹和保護。
昨天下午,記者在北大一處自行車棚旁邊發現兩件西洋風格的石刻,上面還被人扔置了垃圾。石刻附近的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物業負責人稱博物館有監控,可以對這兩件圓明園的石刻進行監控。
北青報記者就此聯系了北京大學宣傳部門。相關人員稱他們需要詢問該校文保部門以后再進行答復。
現場
調查
石刻布滿灰塵帶著垃圾
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理事劉陽發微博稱,在北京大學內出土的觀水法西洋石刻被“扔在車棚子旁邊”,沒有任何文字介紹和保護性措施。
根據劉先生的描述,昨天下午,記者在北京大學內的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東側,一處自行車棚旁找到了兩件西洋風格的石刻。
兩件石刻被擺放在自行車棚出口旁邊,沒有任何遮擋和圍欄,其中一件石刻上還放著雞毛撣子。石刻分一大一小,高有一米左右。小石刻長約50厘米,寬約40厘米,大石刻體積約為小石刻的兩倍。
石刻整體顯現為西洋風格,通體都雕有精美的花紋裝飾。但與之不相配的是,石刻渾身布滿灰塵,頂端的小方洞內有鑰匙、煙蒂、橘子皮等雜物。
記者采訪了幾名路人,沒有人知道石刻的來歷和名稱。
附近博物館有監控保護石刻
據劉先生介紹,車棚旁邊的這兩件石刻是圓明園觀水法遺址的西洋石刻構件。“民國初年的老照片上就有這兩件。原本有好多個,兩個在這兒,還有一個跟小石刻一模一樣的在圓明園內,就在原址的西洋樓”。
劉先生曾親自到北大內看過西洋構件,“石刻和花紋都是老的”,所以他斷定兩件石刻確實是圓明園的文物。
至于圓明園文物為何會在北京大學內,劉先生解釋說:“當年載濤修花園,把觀水法石牌樓和這石刻一塊兒搬到他們家了。上世紀70年代石牌樓回到了圓明園,但這兩件石刻埋土里了,當時沒發現。2012年,北大在朗潤園蓋樓才出土的。”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