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是浙江象山鶴浦的特色產業,域內種植面積近萬畝,果品品種優良,栽培技術成熟,市場效益穩步上升,是當地果農的“致富果”。
為進一步挖掘產業潛能,鶴浦鎮17年來持續致力于枇杷種植科技攻關,尤其是在防凍害的大棚枇杷栽培技術上下功夫。1997年,率先開始簡易毛竹大棚試驗,次年發現寒冬季節簡易大棚“溫室效果”不理想,之后又發現花腐病、日灼病等伴隨出現。2000年起,單株蓋膜試驗啟動,防凍效果依然一般。2011年正式建起單膜鋼制聯棟大棚,住進“溫室別墅”的枇杷經受住了那一冬的風霜雨雪,試驗取得初步成功。去年,大棚進行技術改進,單膜變雙膜,4.5米高的棚內掛起浴霸“小太陽”,使得棚內溫度始終能保持在冰點以上水平。
據觀察,目前大棚內的枇杷普遍直徑在1.5厘米,疏果工序在半月前完成,大部分春梢已經轉綠。為防止出現裂果,果園已開始套袋工序。而同一地塊的露天枇杷,幼果才剛剛進入膨大初期,直徑不過0.5厘米。。“枇杷越冬開花結果,凍害是最致命的。”鶴浦林特站站長邱寶財打算進一步改進技術,促進枇杷產業升級,引導果農種出“科技果”。
“夏天枇杷黃似橘,年年新果第一批”。枇杷作為我省每年最早成熟的水果之一,成熟期一般都在5月底6月初。筆者日前從象山縣鶴浦鎮文山前村對面山枇杷園了解到,該果園11畝雙層膜聯棟大棚基地孕育的首批新果將提前一個月進入成熟期,預計“五一”前后就可采摘上市。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