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白菜一毛錢一斤沒人要,市場的白菜賣價卻超過一塊錢一斤。連日來,黑龍江、河北、河南等多地蔬菜滯銷,而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市民“菜籃子”菜價居高難下。一方面是“菜賤傷農”,另一方面是“菜貴民憂”,怪圈頻現的背后,是小農戶與大市場的不適應,以及政府“有形手”和市場“無形手”調控的錯位。菜價何時才能告別“過山車”現象,政府、菜農、市場等多環節的努力仍任重道遠。
農民賣菜難,市民買菜貴
路邊、房后、溝塘,腐爛的菜幫、菜葉隨處可見,陽光下散發著陣陣酸臭,在菜農眼里,這爛了一地的“都是錢”。今年開春以來,哈爾濱市主要的白菜生產基地——阿城區白城、南城兩村的2200萬斤窖儲白菜遭遇滯銷。
每斤4毛、3毛、2毛……今年開春以來,阿城區白城村種菜“狀元戶”賈洪艷形容菜價幾乎是“一眨眼就會掉”。無奈之下,賈洪艷將數十萬斤窖儲白菜以每斤2毛1分的價格賣給菜販,而這批蔬菜的實際成本價至少應在每斤4毛以上。
阿城區南城村村主任王俊說:“去年白菜價格高,菜農們將白菜反季上市獲得了不錯的收入,因此去年秋季的窖儲白菜總量也多,沒想到一開春白菜市場就變了。”
在菜農的低價白菜沒人要的同時,記者走訪哈爾濱多家市場、超市卻發現,市場上大白菜價格在每斤1.2元~2元之間,這一價格高出阿城窖儲白菜滯銷最嚴重時期近10倍。哈爾濱市民航路上一位長期零售蔬菜的商販告訴記者,“今年開春以后,盡管有不少山東、河北等地的新鮮白菜運過來,但白菜的價格一直沒有跌。”
除了阿城白菜滯銷,近期全國其他地區也出現蔬菜滯銷現象。河南中牟再現芹菜“跳水”、江蘇鎮江萵苣豐產卻遇滯銷……進入春季,我國多地“菜賤傷農”的怪圈再次顯現,留給菜農們無限焦心和疑慮,有專家甚至用“過山車”來形容菜價的極端波動。
“有形手”咋出手成難題
盡管阿城區白菜滯銷得到解決,但其中暴露出政府“有形手”與市場“無形手”調控中的錯位仍不容忽視。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