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中國南方氣溫持續“高燒”,浙江、湖南、重慶、江蘇、福建等地均遭遇年內最持久高溫天氣。分析人士指出,高溫天氣提振了部分農產品價格,但總體來說,影響有限。去年七八月,正是美國大豆、玉米天氣炒作火爆之時,而今年天氣市炒作行情難再現
8月5日,國內大宗商品近全線收漲,農產品期貨受到高溫天氣影響,菜子粕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2249元,漲幅1.12%;油菜子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5146元,漲幅0.45%;而豆粕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3136元,跌幅0.32%。軟商品中,白糖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4954元,漲幅0.51%;棉花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1.98萬元,漲幅0.05%。
在農產品中,白糖期貨是受高溫天氣影響較大的品種。當前,廣西北部持續出現高溫天氣,而廣西是產糖大省。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經琢成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廣西的甘蔗生長尤其是甘蔗株高受到了持續高溫影響。
經琢成指出,就目前情況來看,還沒有影響到全國白糖供需格局,甘蔗畝產較高,如果8月持續高溫而不降雨的話,可能會使得甘蔗的產量同比持平或略有減少。
不過,從產銷數據來看,糖市雖然處于消費高峰時段,但巨大的庫存和源源不斷的進口糖使得糖市供需面寬松。
截至7月底,全國食糖主產區產銷數據陸續出爐:廣西2012/2013榨季累計入榨甘蔗6710萬噸,同比增幅16%;混合糖產量791.5萬噸,同比增幅14%;累計銷糖731.3萬噸,同比增幅37.9%;產銷率92.3%,同比增加15.95%。云南省產糖224.19萬噸,累計銷糖167.46萬噸,產銷率74.7%,同比增加12.34%;工業庫存56.73萬噸,同比減少19.05萬噸;
此外,白糖期貨還面臨政策不確定性。近期國家或將對菜油、大豆、棉花等農產品實施直補政策的傳言對農產品市場形成明顯沖擊。今年7月,受甘蔗直補政策來襲影響,白糖期貨創3年來新低。如果未來直補政策實施,糖價市場化變動或啟動。
大豆玉米難炒作
來源:國際金融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