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消息 日前,杭州檢驗檢疫局通報了去年以來杭州進口嬰童產品的質量安全情況,不合格率逐年遞增。2013年檢出進口嬰童產品不合格41批,批次不合格率6.7 %,不合格率同比增長139%;2014年1—4月檢出不合格35批,不合格率8.9%,不合格率同比增長207%。
進口嬰童產品中,嬰童食品占了七成左右。主要問題集中在產品標識不規(guī)范、品質指標、微生物、添加劑、重金屬不合格等。
膨化食品一向是重金屬超標的重災區(qū),食品中的重金屬,主要來自于原材料生長過程中土壤、水和大氣等環(huán)境污染,以及食品加工用水的污染。今年2月,杭州檢驗檢疫局從來自中國臺灣進口的咔咔鱈魚條(原味)中檢出總砷含量為0.57mg/kg,超過國家標《膨化食品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的≤0.5mg/kg要求,杭州局對該批產品做銷毀處理。
另外,有些進口產品含有禁用物質或非食用成分。比如一款法國三明治檢出罌粟籽,后者在歐盟范圍內允許添加,而國內是禁止的。
來源:錢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