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
鋁超標會損傷骨骼和大腦
危害>;
監測發現:我國部分地區食品鋁含量非常高:市售烘烤面食(面包)中鋁平均含量為126mg/kg,市售蒸制面食為149mg/kg,油條為495.6mg/kg,膨化食品含鋁量可達300mg/kg。
鋁不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長期過多攝入,會損傷骨骼、大腦及神經系統,可能導致貧血、骨質疏松等疾病,還可能引起兒童發育遲緩、老年人癡呆,孕婦過量攝入,則會影響胎兒發育。鋁超標對兒童的影響更大,不僅影響兒童骨骼的生長,還會引起嬰幼兒的神經發育受損導致智力發育障礙。
辨別>;
白大胖的饅頭可能有問題
如何辨別饅頭是否使用了含鋁添加劑?一般來說,如果饅頭顯得特別白、特別大、比較“虛胖”, 饅頭掰開后內部氣孔均勻且較小,掂在手上感覺十分蓬松,一捏就會明顯地癟下去,吃起來感覺松軟微甜,這樣的饅頭可能就是使用了含鋁的膨松劑。如果面制品掰開時有筋道感,里面呈現自然小麥色,吃起來微酸的饅頭,則是使用酵母發酵制成。市食藥監局建議,除了這些辨別方法,市民應盡量到正規餐廳購買饅頭等面食。
重慶晨報深度報道組記者 范永松
日前,國家衛計委等五部門規定,7月1日起,饅頭、發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俗稱“明礬”),復合型膨松劑(泡打粉)的主要成分也是上述兩種物質。不過,在海蜇、油條、炸糕等食品中,還可添加,但不能超過100mg/kg的標準值。
昨日,晨報記者走訪調查了市內多家面點制作商鋪及大中型超市,發現部分商家對禁用明礬并不知情。而市食藥監部門表示,將展開定期巡查執法,一旦發現違法添加,將按規定予以重罰。
部分面點經營者不知新規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渝中區金銀灣小區門口的強紅早點攤。在此經營包子饅頭10多年的老板說,他發面主要靠老面和酵母,從來沒用過泡打粉。“泡打粉雖然發泡快,做出來的饅頭松軟,但口感差。價格上,泡打粉和酵母差不多。”他說,不知道國家已禁止在面點中使用含鋁的泡打粉。
高新區歇臺子農貿市場門口,一家原味饅頭店里,一男一女正在店內忙碌,不停將做好的饅頭和花卷裝進蒸籠蒸熟。店主李女士說,每天發面量很大,發面時還是需要一點泡打粉。不過,當她從記者口中得知,從本月開始禁用泡打粉后,立即稱:“以后不用泡打粉,改用小蘇打或者酵母。”
大型超市內的熟食面點狀況如何呢?龍湖時代天街新世紀超市營銷部經理賴渝則稱,超市也才接到不準使用泡打粉發面的通知。他說,超市現在都是使用小蘇打或酵母發面。
據介紹,面粉起發主要通過老面、酵母、小蘇打和泡打粉4種方式。其中,泡打粉具有起發快、價格低、適用范圍廣的特點,特別是在饅頭、油條及各種膨化食品制作過程中應用廣泛。
明礬易買,含鋁泡打粉難見
在石油路新大興愛家超市,女面點師傅承認饅頭發泡依然使用泡打粉。她說,自己使用的泡打粉就是自己超市賣的。隨后,記者看到在旁邊的干副食品貨架上,確實擺放著一種名叫百鉆的雙效泡打粉,標明是復合膨脹劑,無鋁害,規格為50克,售價2元。售貨員說,這種與含鋁的泡打粉完全不同,屬于安全的無鋁添加劑,可以添加。記者調查發現,在市內農貿市場和中小型的超市內,主要銷售的就是無鋁泡打粉和安琪酵母,舊式的含鋁泡打粉已很難找到。
在歇臺子農貿市場,記者找了四五個干副食品攤點,攤主均表示舊式泡打粉便宜,每斤10元左右,比無鋁泡打粉便宜一半,但銷量少,已經很少進貨。而干酵母的價格明顯比泡打粉和小蘇打高得多,每斤要30多元。
但在網上,類似禁用泡打粉依然存在。在淘寶上輸入“泡打粉”,發現一種名為“香甜泡打粉”的配料成分中,含有47%為鉀明礬,屬于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范圍。
與含鋁泡打粉相比,明礬卻容易買得多。在歇臺子農貿市場調料區,有商家擺賣明礬,每斤1元左右。店主說:“國家并沒有禁止不準賣明礬,只是禁止在食品中亂添加。”
違規添加明礬至少罰2000元
市場上自由銷售的明礬,如何監管?市食藥監局食品生產監管處表示,目前市級食藥監部門已將相應監管文件,向全市各個區縣食藥監局下發,要求各區縣局按要求進行宣傳和執法。
食品藥品監管一科科長周濤介紹,目前渝中區的食藥監局執法已經分散到各個街道,12個街道都成立了監管分所進行屬地執法。
周濤介說,在經過大面積宣傳和告知后,執法部門將對超市、餐廳、面食攤點等現場制售饅頭、油條等食品的攤點加大監管和排查力度,對可疑的食品單位展開臨時抽檢。
他提醒:如果市民發現有人非法使用添加劑,可以撥打熱線電話12331投訴。
市食藥監局稱,本月起,如果發現饅頭、發糕等食品違規添加含鋁添加劑,將對生產者處以至少2000元的重罰。
昨日,江北五里店,市民挑選饅頭。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