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饅頭等面制品不能添加明礬
記者隨機走訪取樣,昨日監測結果揭曉
檢測人員正在對饅頭等面食進行檢測-華商晨報華商響網主任記者王齊波攝
2014年7月1日,國家衛計委等五部門規定,饅頭、發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也就是俗稱的“明礬”,復合型膨松劑(即泡打粉)的主要成分也是上述兩種物質。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華商晨報華商響網記者湯洋實習記者董行)近日,有讀者撥打本報熱線,很擔心自己早餐吃的包子、油條是否安全。
本報記者隨機走訪了兩家早市、兩家菜市場、一家超市,共買到13份食品樣品,送到沈陽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進行檢測。昨日檢測結果揭曉,13份樣品中全部含有明礬。
而記者對調料市場調查時發現,只有少數商家建議做饅頭及油炸制品時不要添加明礬。
市場走訪:
5家店只有一家建議用無鋁的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沈陽市太原街中國食品城,以饅頭及油炸制品店主的身份走訪了賣調料的店鋪。
在一樓的一家調料店中,當記者表明自己想要買明礬和泡打粉用于店內饅頭發面和炸油條時,一名男店員指著店面里的“香甜泡打粉”樣品并介紹,一袋400克泡打粉零售價4元,礬是10斤9元。記者看到店員所指的泡打粉樣品包裝并沒有標明無鋁字樣。
隨后記者來到一家食品添加劑商店中,一女店員同樣介紹了自己產品的價錢。記者問:“自己饅頭店里用這泡打粉行不,有禁止不讓用嗎?”女店員回答:“當然可以,沒聽說禁止啊,要不我這東西賣誰去。”
在另一家食品添加劑商店中,當得知記者是饅頭及油炸制品的店主,想要買明礬和泡打粉時,女店員說:“要是發面就用這種無鋁泡打粉,一袋500克6元;要是炸油條推薦你用無鋁膨松劑,5元一袋。”至于為何要推薦這些無鋁添加劑,女店員稱:“前幾天看到電視上說有規定,不允許礬和泡打粉用于面食品。”
記者走訪5家店鋪,4家店員直接介紹明礬和泡打粉的價錢而并沒有多問,1家店員推薦最好用無鋁泡打粉好。
對于從7月1日以后,礬和泡打粉的銷量是否有影響,這幾家店均表示基本沒有變化。
業內人士:
用酵母粉代替明礬成本高四倍
經營油條店的業內人士張先生介紹,添加明礬以后,油條從外觀上看體積比正常的要大而且顏色油黃;掰開油條從內部看,里面泡沫較大,甚至是空心的。
張先生告訴記者:“添加明礬的店主主要是抓住顧客的心理,顧客多會認為,外觀看著大并且漂亮的就好。”
對于油條中不添加明礬,正常應該添加什么來替代,張先生介紹,“添加酵母粉,使用酵母粉的成本是明礬的5倍左右。”
樣品檢測:
13份食品樣品全部含明礬
7月3日早晨,本報記者分兩路走訪兩個早市、兩個菜市場、一家超市,共買到13份食品實驗樣品,送到沈陽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進行檢測。
這13份實驗樣品包括:饅頭、發糕、包子、麻花、油條、韭菜盒子。
明礬在溶液中以鋁離子(al3+)、硫酸根離子(so42-)、鉀離子(k+)形式存在,要分別檢測硫酸根離子、鋁離子和鉀離子。不過只要檢測出鋁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就能確定其含有明礬。
實驗過程
實驗人員將13份不同的實驗樣品編號為1~13,分別將樣品小顆粒放入稀硝酸小燒杯中,然后用濾紙過濾取得實驗溶液。
取1號樣品溶液,加入氯化銨-氨試劑,如果溶液產生白色絮狀沉淀,繼續加氯化銨-氨試劑,沉淀不溶解則證明有鋁離子存在。
取1號樣品溶液加氯化鋇溶液,如果出現白色沉淀再加10%鹽酸溶液,沉淀不溶解則證明含有硫酸根離子。
其余12種樣品重復以上操作。
實驗結果顯示,13份試驗樣品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白色絮狀沉淀和白色沉淀,實驗結果表明13份樣品中均含有明礬。
(注:本實驗結果只針對此次送檢樣品)
人體危害
影響兒童腦部發育
明礬有微毒,進入人體后基本不能排出體外,將永遠沉積在人體內,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將明礬列為有害食品添加劑。其毒性主要是可以殺死腦細胞,出現腦萎縮、癡呆等癥狀,影響人的智力,但對生命影響不大。
鋁過量攝入對人體危害主要體現在:沉積骨骼中造成骨質疏松;沉積在大腦中使記憶力衰退,可能引發老年性癡呆;沉積于皮膚導致皮膚皺紋增多;兒童還影響其腦部發育。
鑒別方法
粉條含明礬
開水浸泡五分鐘還硬
鑒別油條是否添加明礬超標,業內人士張先生介紹:“就是趁油條還熱的時候,掰開油條,鼻子用力吸幾口油條內部,如果聞到刺鼻的氣味,那就證明油條存在嚴重的明礬超標問題。添加了明礬以后油條會膨脹得很大,顏色油黃,非常好看,油條涼了以后有點發黑的感覺。”另外一種方法,是把油條掰開,如果中間的縫隙比較大、比較空,那多半也是加明礬了。
饅頭、包子如果添加了明礬,從顏色上看,會異常的白,從口感上也非常蓬松。
對于鑒別粉條是否加了明礬,顏色上看,有明礬顏色鮮艷亮白,無明礬是自然的白色。另一種快速鑒別方法:用開水浸泡粉條五分鐘左右,不含明礬的粉條,就明顯變軟。而含有明礬的粉條,還能明顯感覺到硬度。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