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吃酒席,你有沒有覺得都是一個味?你有沒有發現一些常規菜連看相都差不多?近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一些菜場和批發市場的半成品菜漸漸成為一些餐館酒樓的首選,這些餐館和酒樓通過購買半成品菜進行加工銷售,不僅省時省力,而且利潤可觀。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半成品菜日漸成氣候,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怪象
菜場肉丸不愁賣
餐館酒樓來進貨
“莫吃那些大路貨,特別是丸子。”上周,在得知記者要去某酒樓參加朋友的婚禮,武漢的一位餐飲大佬這樣告誡記者。為什么?面對記者的再三追問,他說:“很多酒店里的丸子并不是自己做的,都是批發市場甚至就是小菜場里加工出來的,質量難得有保證。”以做菜為生的餐館酒樓,居然去買菜場里的丸子!
幾天前,在一位業內人士的指引下,記者來到武漢市青山區建一市場,發現這里有不少個體商戶招牌上寫的是“某某肉丸店”。店家冰柜里至少擺放著十幾種丸子,諸如撒尿牛丸、雞肉丸、鮮蝦丸、魚丸、海鮮丸等等。
聽說記者要買肉丸,不少肉丸店老板都稱,他們的肉丸、魚丸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質量絕對保證,既可散稱,也可批發,味道錯不了。“李記肉丸店”的老板還對記者說,附近不少酒樓都是在他家批發肉丸。“只要打個電話,我們就送貨上門,你要么時候送到,我們就么時候送到,絕不會誤事。”
在李記肉丸店旁的一家魚丸店,記者看到冰柜里放滿各式各樣的魚塊,還有腌制好的剁椒魚頭,這些半成品都是已經處理好,只需要簡單加熱就可以食用。“你搞這多,像是開超市的,賣得完嗎?”記者問這家店的店主,“餐館一拿一大堆,哪里有賣不完的。”店主對記者說。“其實,這些丸子和魚菜多是菜場周邊的酒樓在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酒樓人士告訴記者,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圈外人平時沒怎么關注罷了。“如今酒樓也只有辦宴席才會用到丸子,自己做費錢費事,還真不如去菜場買點省事。”
■探訪
批發市場種類多
酒樓餐廳打貨忙
日前,在聽說了記者的采訪意圖后,中國烹飪大師何培艷笑了,“早就是這樣了。別說是這些大路貨,現在就連不少西餐廳里的時尚牛排、高檔酒樓里的燕鮑翅,也是這樣做出來的”。
在何培艷的指點下,記者來到華南海鮮市場,在一家名為萬源燕鮑翅的大型批發商鋪里,店家直言不諱地說,他家主營干貨,但半成品也有。而且,他這里的頂級牛排和半成品燕鮑翅多是一些知名酒樓在買。“雪花牛扒單片賣七八十塊錢,都調好味了,想食用撕開包裝一煎就行。燕鮑翅也都有現成的,和牛排一樣,回去也只用拆封后加熱,淋上配套的鮑汁就行。”
該市場東區五街“嘉家樂”商鋪的羅老板知道記者來意后,擺出爽口牛肉、臺灣豆包、韓國星星年糕、臺翅、醬鴨、熏雞等十幾種半成品菜,他對記者說:“夠不夠做一桌菜的,都是半成品,只用加熱就行。你聽我的,買回去一套,只用加熱,保證人家叫你廚神。”七星星廚特菜商貿行的黃老板告訴記者,他家的菜品種類多達上百種,“你熟悉的不少大餐館也一樣,都是從我這里買半成品菜回去賣。”
在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記者走進冷藏加工區看到很多店家招牌上寫著“酒店特色菜專供、西式快餐專供”等字樣,這些店家售賣的半成品菜種類之多讓人驚訝,從山珍海味到中餐西餐可謂應有盡有。
這些半成品菜都是誰買走了?白沙洲大市場的十幾家門店老板都稱,他們的產品主要是銷往武漢各大酒樓和餐館,特別是一些中小餐館以及時尚餐廳和快餐店,還有部分學校和機關的食堂。
為了證實此言不虛,昨日清晨7時許,記者再次來到白沙洲冷庫儲藏區,看到冷庫前已經停滿了數十輛大貨車,倉庫外面幾十輛叉車正在把各種裝好的半成品冷凍菜卸到倉庫里。與此同時,在倉庫右側邊停了十多輛小型面包車,車主正在用小推車把剛剛運進冷庫里的貨搬進車廂里,不少面包車車身上還印有餐館的名字和招牌。
■問題
鮮品貴過半成品
質量衛生讓人憂
在白沙洲市場和華南海鮮市場里,記者看到許多店家會把半成品菜肴直接堆在污穢不堪的地面上。記者昨日在白沙洲市場看到,不少半成品菜包裝箱都已被雨水淋濕,其中不少半成品菜都沒有獨立包裝,用塑料膜簡單包裝后就直接放進紙箱,其衛生狀況難以讓人放心。而對于這些半成品菜是否新鮮的問題,市場里的經營者也沒幾個人能說得明白,都只是強調“這些商品都是冷鏈運輸的,肯定不會變質”。
除了衛生和質量,這些半成品菜的價格也讓人看不懂。記者在武漢的幾家市場打聽了部分半成品菜的批發價格,有些產品價格之低讓記者生疑。在青山建一市場的“李記肉丸店”,店主對記者說:“要是進得多,肉丸和魚丸最低可以給到6元到7元一斤。”一斤豬肉少說也得上十塊錢,加工成丸子怎么會如此便宜?面對記者的疑問,店老板說,他們的丸子成本一斤大概只要5元左右,只是賺點薄利。至于這樣的丸子是怎么做出來的,他并不愿多說。
在華南海鮮市場“嘉家樂”商鋪,記者詢問到這里的醬鴨(25元,凈重1.2斤)、熏雞(18元,凈重1斤)、紅尾魚(18元1條,凈重1斤)、爽口牛肉(15元,凈重260克)的價格。而如果在市場上購買同樣份量的鮮活食材,少說也分別得要26元、20元、18元和17元。也就是說,這些半成品的價格居然比鮮品還便宜。
在白沙洲市場,記者看到燒汁鮑魚280元/斤(18元/個)、海參240元/件(2元/只)、扇貝240元/件(12元/斤)、北極貝95元/袋(一袋兩斤)、金槍魚85元/袋(一袋兩斤)、菲力牛排14元一個(約半斤)、嫩煎牛排10元一片(約半斤)。對此,有店家說出了實話:“同樣的市場內,一兩千元一斤的鮑魚海參也有。很簡單的事,便宜的肯定沒有好貨,有的甚至干脆就是假貨。”
■觀點
沖擊餐飲業態
期待行業監管
為何餐館酒樓會去買半成品菜回來加工?何培艷對記者表示,餐館酒樓用半成品菜,除了省時省力,利潤也是原因。何培艷隨手拿出了一份常見的宴席菜單舉例——五彩拼大拼盤,紅燒甲魚,廣州燒鵝仔,清蒸多寶魚,白灼基圍蝦,蒜蓉蒸扇貝,刺身雙拼,三鮮臺灣豆包,干鍋黃山茶筍,水煮爽口牛肉,紅蔥香醬焗牛娃,雜糧蒸臺翅,喜慶燴雙元,干燒苕粉肉,白灼菜心,飄香玉米餅,星星年糕煮米酒,水果拼盤。“你猜一下這桌標價1480元的酒席要幾多錢?其實,這桌菜有一多半可以直接從批發市場買半成品菜回來加熱,所有的成本加起來不過六七百元。”
半成品菜進餐館酒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烹飪大師宗家宏認為,本來各種調味品盛行就已經讓不少廚師荒廢了手藝,更讓不少新人對鉆研烹飪技術失去了興趣,如果半成品菜再成為了餐飲市場的主流,那對中國烹飪技藝的發展和傳承確實不是件好事。
“這一現象確實值得警惕,由于半成品菜肴價格便宜,會越來越受到一些小館子的歡迎,這勢必也會對廚師行業帶來沖擊。”何培艷認為,這甚至會讓很多中小餐館日益向快餐店模式轉化。
“有名氣的酒樓還是慎重為好。當然,就算出于各種考慮實在要用(半成品菜),也應該做到明示。由顧客去選擇可能更為妥當。”艷陽景軒行政總廚余勤的這番話,也代表了江城一些餐飲大店名店的觀點。
對于半成品菜進餐館酒樓的現象,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半成品菜目前還只是發展的初期階段,未來肯定還會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現在這一行業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需要加強監督和規范。在記者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都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如果政府職能部門能及時介入、合理引導、有效監管,這一產業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來源:荊楚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