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頻道7月8日電7月7日記者走進大足石馬鎮七里村,一陣微風過來,花椒的香味撲鼻而來,山頭上的花椒樹上結滿了花椒。近來,天氣放晴,這500畝花椒基地逐漸進入采摘期。
“今年是第一年投產,看樣子產量還不錯。估計價格能賣到5塊錢一斤。”看著山頭長勢喜人的花椒,業主楊忠明自信滿滿地告訴記者。
三年前,楊忠明以每畝300元的租金租下了這500畝山地,建起一座花椒基地。經過三年時間的栽培,目前花椒已經進入投產期。楊忠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般情況下,一株花椒的產量在15斤左右,每畝可以種60—70株,畝產就在1000斤左右,按生花椒每斤5元的價格計算,畝產值5000元左右,500畝則能帶來200多萬元的收入。”
“由于今年是第一年投產,總產量預計兩到三萬斤。”楊忠明介紹說,花椒投產之后幾乎每年的產量成倍增長,五六年之后達到豐產期,屆時畝產將在500公斤左右。
在發展花椒基地之前,那一片是貧瘠的山地,當地老百姓種傳統的玉米、大豆、紅苕等作物,一年忙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錢。而現在,有30多位村民在花椒基地里打工,他們中大多是婦女和老年人。據楊忠明介紹,去年在活兒相對較少的情況下,他總共發放工資7萬多元,今年預計在10萬元以上。
“每天工作8小時,就像在單位上班樣,給的工資是40塊錢一天,活路重的時候給的六七十一天,一年下來還是有幾千塊錢收入。”60多歲的喻昌秀告訴記者,“到了豐產期,我們的收入還要高得多喲。”
而隨著花椒產量逐漸增加,楊忠明也有自己的打算。“現在產量小不愁銷路,以后產量高了我打算買烤箱建烘干房,賣干花椒不僅價格更好,也不怕銷不出去的時候花椒堆著發霉。”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