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蒡及其制品
2. 濱海白首烏及其制品
3. 熟制雞胚蛋(活珠子)
4. 甜油
5. 固態調味料生產操作規范
6. 餐飲具集中清洗消毒衛生規范
7. 鮮河豚魚血液中河豚毒素的
快速檢測—層析試紙法
揚子晚報訊(記者 于丹丹)繼“鹽水鴨”等食物的地方標準出臺以后,“活珠子”等7個項目也將考慮建立食品安全江蘇標準(詳見左表)。昨天,江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2014年江蘇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修)訂立項計劃進行了公示。
活珠子是將雞蛋孵化13天或14天后,人為讓其中止發育,使其形成活體胚胎,變成內有活體蠕動的雞蛋,因其發育中的囊胚在透視狀態下形狀如珠子,且此時的雞蛋正處于一種雞和蛋的臨界狀態。這種半雞半蛋的“活珠子”經烹調后口感鮮嫩無比,入口即化,是南京獨有的一道“怪菜”。南京人對活珠子情有獨鐘,對南京本地女孩子來說,一口氣吃10個“活珠子”簡直是小菜一碟。
但活珠子的安全性如何?沒有人知道。江蘇省衛生監督所專家告訴記者,以前,把活珠子列為“蛋制品”一類,一直也沒有其自己單獨的安全標準,畢竟活珠子比較特殊,是雞蛋的孵化產物,非雞非蛋。怎樣的才算是安全,它的微生物指標是多少……這個需要經過大量的調研。預計標準在后年才會正式出臺。
河豚因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一直深受食客的喜愛,然而由于河豚毒素的存在,每年都有不少因為食用河豚致死的報道。所以,河豚一直是“禁菜”,大家吃河豚總是“偷偷摸摸”。那么有了“毒素檢測”這個立項,是不是意味著以后吃河豚魚不再“偷偷摸摸”?對此專家表示,目前國家衛計委還在對養殖河豚作為食品的安全性進行全方面的評估。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