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7月23日訊(記者 韋麗麗) 饅頭中鋁的殘留量超標;豆腐中檢測出金黃色葡萄球菌;熏豬耳中亞硝酸鹽不合格;豬頭肉中菌落總數超標……7月23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14年第二季度小作坊專項抽檢情況,共檢出不合格產品77批次。
據介紹,第二季度專項整治,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對全市饅頭、熟肉制品、食用油、豆制品小作坊進行了專項抽檢,共檢出不合格產品77批次。其中,市北區不合格食品涉及6家生產小作坊、6批次產品。李滄區涉及8家生產小作坊、9批次產品。嶗山區涉及5家生產小作坊、8批次產品。
從檢驗結果看,食用油檢驗全部合格;饅頭不合格項主要是甜蜜素、鋁殘留超標,存在超標準添加問題。據介紹,按照國家衛生部《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規定,甜蜜素不得用于面制品類食品。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食品,會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面制品中鋁含量超標的主要原因是超劑量使用了價格低廉、發泡效果好的硫酸鋁鉀(鉀明礬)、硫酸鋁銨(銨明礬)構成的膨松劑。這些膨松劑能讓食物松軟可口,如果超劑量使用,就會造成鋁元素超標。過量的鋁攝入會給人體帶來危害,容易引起腦組織及智力的損害,長期攝入可致老年癡呆。同時,鋁超標對骨骼也有損害,能降低飲食內磷的吸收率和吸收量,從而影響鈣的吸收,使骨骼含鈣量降低,造成骨骼缺鈣,容易骨折。因此,日常制作發面制品時,盡量選擇酵母及優質的無鋁發面劑。
據介紹,熟肉制品不合格項為微生物指標超標,但未發現非法超量添加;豆制品全部為微生物指標超標。據介紹,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種重要致病菌。微生物超標容易引起腹瀉、嘔吐。
據介紹,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將對此次抽檢不合格的小作坊,依法從嚴進行整改和處罰,并如實記入管理檔案,作為監管工作參考依據,重點突出熟肉制品、面制品和豆制品小作坊的整改和監管。下一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將組織全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繼續開展小作坊日常監督檢查及抽檢工作,加強小作坊的排查摸底建檔等工作,并抓緊出臺本市的小作坊管理辦法。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