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福喜公司負責人等5人被刑拘
使用福喜產品企業又增兩家:源洪倉儲物流和卡樂星餐飲
□記者 彭曉玲 王亦菲
晨報訊 記者昨日從上海警方獲悉,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已經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使用過期原料生產加工食品事件”進行立案調查,警方已對包括該公司負責人、質量經理在內的5名涉案人員依法刑事拘留。
昨日,食藥監等部門繼續追查福喜問題產品,已對封存的福喜公司成品和原料抽樣共計124批次,檢查發現,使用福喜產品的企業增加了兩家,達到11家。新增加的兩家企業是上海源洪倉儲物流有限公司和卡樂星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問題產品已下架、封存。
聯合調查組初步查明:福喜公司涉嫌有組織實施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同時,主要涉案食品已基本鎖定,分別為6月18日及30日利用過期原料加工的麥樂雞、煙熏風味肉餅以及利用過期和霉變的牛肉加工的小牛排,共計5108箱。市公安局和市食藥監局表示,對危害食品安全的違法行為要一查到底,依法嚴懲涉案單位和責任人。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現已全面停產。市食藥監局繼續組織各區縣食藥監部門對餐飲連鎖企業總部、中央廚房、配送中心和門店開展全覆蓋檢查,并落實日報制度。
另外,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也已經介入對福喜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進行調查。
福喜上演的“變臉記”說明,中國監管部門強化法治建設和執法抽查,促進司法程序簡易化、消費者訴訟維權便利化尤為必要。某些西方國家成功經驗表明,依靠不斷升級的食品安全法規、靈敏規范的市場監管觸角、高效便捷的舉報維權索賠程序,將有效倒逼企業提高質量水準。
——新華社評論《福喜“變臉記”的警示》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