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本來就處于一個階段性的生豬出欄低位。”姬光欣認為,今年春節之后淡季比往年更明顯,養殖大面積虧損,出欄量較大而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不高,造成當前市面供應量減少。此外,去年年底的腹瀉病,導致仔豬死亡率比較高,也進一步壓低了當前生豬存欄量。
山東高青縣嘉慧養豬場負責人張吉衛說,他的養殖場最高峰時有1000多頭豬,如今存欄不到500頭。據他介紹,春節后的價格低谷讓周圍不少散戶“清欄退出”,一些豬販子也面臨無豬可收的局面。然而,肉價上漲卻仍然沒有為養殖戶帶來太多利潤。張吉衛說,當地玉米(2378, 3.00, 0.13%)價格已經漲到2.7元/公斤,導致每噸飼料漲了近300元,目前“豬糧比”仍然在6:1的盈虧平衡線以下。
肉價屬觸底回升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正處于消費淡季,豬肉價格還存在一定上行空間。但是,在當前的供需形勢下,肉價難以出現“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
姬光欣認為,目前我國生豬存欄量還比較低,6月底存欄量只有4.23億頭,豬價還存在上行空間。當前豬肉的需求并不是太好,七八月份是消費淡季;隨著氣溫逐漸降低,終端需求量會逐漸好轉。
馮永輝認為,今年是近3年來生豬養殖虧損最為嚴重的一年,也是3年一循環的“豬周期”的最后一年。今年4月份生豬價格觸底,底部應該就保持到7月至8月,之后生豬價格就會上漲。他說:“沒特殊情況,國慶前生豬養殖就能走出虧損,年底春節前最高價格有望達到8元/斤。7月和8月是否繼續淘汰母豬,將決定2015年的豬價整體波動水平。”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