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份是大豆需求最為薄弱的時期,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國產大豆走貨量減少,企業加工量萎縮。市場需求下降致使企業訂單減少,開機率低使得企業縮減采購量,所以,8月份國產大豆在蛋白豆及商品豆方面的需求仍然難有起色。
飼料廠用量畢竟有限,受制于成本壓力,飼料廠更傾向于選擇價格偏低的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東北油廠在前幾年是國產大豆加工的主力軍,但現在東北壓榨企業的生存狀況窘迫,中小型油廠已經大部分倒閉。黑龍江、內蒙古、吉林僅剩下不到20家油廠維持生產,但開機率非常低,今年2月份至今企業開機率始終在20%左右。
雖然臨儲大豆拋售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但美盤連續下挫使得大豆下游產品豆油、豆粕行情走弱,因擔憂豆粕價格繼續下挫,東北企業加工進度緩慢,而且并未參與實際拍賣,僅是從內蒙古地區采購二手國儲糧加工,采購量較小。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