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吃上一支雪糕或冰淇淋,既消暑又愜意。可在一些街邊小店,不少市民付過錢后直接撕開雪糕的外包裝就吃,很少有人會去查看雪糕的生產日期。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同種類、材質和品牌的冷飲,它們“壽命”長短不一,保質期有6個月、18個月,有的甚至是24個月。近日,記者走訪了市中區多家超市、街邊小店以及雪糕批發點發現,今年生產的雪糕占了絕大多數,但也有去年的雪糕在銷售。記者了解到,目前尚無關于雪糕保質期的國家標準,而且雪糕屬于冷藏食品,對冷藏條件要求很高,因此消費者最好還是購買今年的新品。
20日,在解放路上的一家小店內,記者看到一款名為苦咖啡的雪糕,生產日期為2013年6月19日,粗粗一算,距今已有14個月之久。在振興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內,記者發現在售的一些知名品牌雪糕,部分也是去年生產的,生產日期為2013年7月27日和7月29日。而在解放路上一小學附近的一家小超市內,記者發現一款甜筒冰淇淋也為去年生產。
記者走訪了一圈后發現,各個品牌雪糕的保質期都不相同,有的保質期為18個月,也有的保質期為24個月。而同一品牌不同品種的雪糕保質期也有不同,如某品牌冰淇淋的保質期為24個月,但是該品牌的甜筒保質期為18個月。
記者還發現,市面上出售的冰淇淋在外包裝上標有:請保存于零下18℃。多數冰淇淋的生產日期印在包裝的正面、側面或底部等有大量圖案的地方,有些商家將生產日期印得極其模糊,而保質期一行小字的位置也較隱蔽,多與配料說明印在一起或印在包裝的折疊處。
“冰淇淋都是放在冰柜冷凍的,應該不會出現問題吧?”市民趙女士表示,“我購買冰淇淋只看口味和牌子,從來沒有留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采訪中和趙女士持同樣意見的并不在少數,不少市民在購買冰淇淋時,只是取自己喜歡的口味,一般不看保質期。
市民張先生是個細心的人,每次購買雪糕時都會看看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我發現有些生產日期是用黑墨印上的,只要用手用力搓都會搓掉,而有些雪糕袋上的生產日期則是用大碼打上的很難抹去。我購買的時候都會注意生產日期,有些生產日期是今年的但是保質期卻能夠長達一兩年之久,難道這些雪糕真的能夠保存這么久?”
在文化路上一名家長正準備給孩子買冰淇淋,在記者的提醒下該家長注意到冰淇淋的保質期,他發現自己所挑選的冰淇淋保質期為24個月時,大吃一驚。“24個月也太長了吧!”隨后他將這款冰淇淋放回冰柜。
勝利路某醫院的馮醫生介紹,冷凍食品存放時間過長容易變質。這是因為食品中的蛋白質可分解產生“可溶性毒蛋白”、“胺類”、“惡臭素”等,這些毒素即便高溫加熱也很難被破壞。人食用過期變質的冷飲,容易引起腹痛腹瀉,引發腸胃炎,嚴重的還會引起身體其它部位的感染。
馮醫生還表示,只要保存得當,陳年雪糕是可以食用的。但是陳年雪糕一旦出現變形,那就說明冷藏期間,可能有過溫度升高的現象,這類雪糕就不要食用了,而過了保質期的雪糕更不要食用。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