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表示,從近幾年檢測結果看,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穩定向好,連續六年產地監督抽查合格率都在99%以上,市場例行監測合格率也由2013年的94.4%提高到2018年的97.1%,多年未發生區域性重大水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我國水產品總體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為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張顯良提出,要強化投入品管理。強化水產養殖用飼料、獸藥等投入品質量的監管,加強水產養殖用藥的指導,嚴厲打擊制售假劣水產養殖用飼料、獸藥和違法用藥及其他投入品的行為。
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監管職責,落實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加大產地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監督抽查的力度,深入排查風險隱患,推動養殖生產經營者建立健全養殖水產品追溯體系,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保證水產品安全。
加強疫病防控。健全水生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加強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預警、風險評估和應急處置,完善漁業官方獸醫隊伍,全面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和監督執法,優化水產養殖用疫苗審批流程,加快疫苗推廣和應用。
張顯良表示,眾所周知,水產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優點,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是非常理想的健康食品。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動物性的食物應優先選擇魚類,我們每日攝入水產品推薦量應該達到40克以上。但事實上,我國目前每日人均攝入量僅為30克左右,為全球人均水平的56%,離推薦攝入量的下限值有很大的差距。
“中國水產品消費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此我也呼吁大家多吃水產品,吃魚健腦、吃魚強身。”張顯良說。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