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新春佳節越來越近,過年的味道正變得越來越濃。阿拉斯加帝王蟹、智利車厘子、希臘橄欖油……記者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甬城市民有了選購“洋年貨”的習慣。傳統的春節,也因此有了更多洋味。
進口水果進入千家萬戶
隨著進口商品的逐漸普及,一些原本不常見的“洋面孔”逐漸成了市民選購的“熟面孔”。市民江女士前兩天在某購物網站買了幾箱車厘子,“第二天就收到貨了,現在坐家里就能吃到來自大洋彼岸的新鮮水果,價格還很實惠。我打算過年期間讓親朋好友都嘗嘗這些外國的美味。”江女士對記者說。像江女士一樣選擇進口年貨的市民不在少數,記者發現市民消費習慣不斷發生著變化,進口年貨正變得大眾化、普遍化。
據寧波海關統計,2018年,寧波口岸進口各類鮮、干水果及堅果達3.6億元,與前一年相比大幅增長1.6倍。據悉,我國對進口水果管理較嚴,目前國內銷售的進口水果只能通過部分指定口岸進口。
進口海鮮更加豐富
對于餐桌上少不了海鮮的寧波人來說,進口海鮮如今也成為了另一種選擇。除了常見的帶魚、墨魚和紅頭蝦等遠洋捕撈的進口海鮮外,帝王蟹、龍蝦、鱈魚和三文魚等進口海鮮,也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餐桌。
“進口海鮮大禮包在各大平臺都賣得很火爆,不少公司都訂貨作為過年福利,像龍蝦、白蝦和三文魚等都賣得很好。”日前,舟山市晟泰水產有限公司向寧波海關申報進口一批凍凡納對蝦,企業傅經理拿著提貨單,“我們在前期備貨的基礎上,加快物流速度,生鮮貨物能夠享受寧波海關的‘綠色通道’,為我們節約了寶貴的通關時間。”近年以來,寧波口岸進口海鮮大幅增長,2018年寧波口岸進口水海產品達26.3億元,增幅達25.9%。
更低關稅帶來消費利好
今年起,中澳自貿協定開始實施第五輪降稅,自澳大利亞進口的葡萄酒、三文魚、龍蝦、螃蟹、牡蠣、蜂蜜和櫻桃等產品的關稅降至零,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零關稅產品增加至5418種,新鮮和冷凍牛肉也有一定幅度的降稅。
“許多從東盟、澳大利亞和智利等地進口的生鮮食品能夠享受稅收減免,進一步豐富了進口品種,增加了進口數量,最終都能讓百姓獲得實惠。”寧波海關隸屬海曙海關進口科胡亦副科長表示。
選購“洋年貨”正成為寧波市民的新時尚,進口食品的市場孕育著巨大潛力。據寧波海關統計,2018年寧波口岸進口肉類、海鮮、水果、飲料及其他食品等27.6萬噸,價值高達5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
記者黎莉通訊員趙悅辰
來源:寧波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