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是深受廣大“吃貨”喜愛的一種小吃。然而一些黑作坊生產的臭豆腐不但衛生難以得到保障,還往鹵水中加入添加劑,縮短生產時間。昨日,瀏陽市集里街道辦事處聯合食藥工商質監、環保、城管等部門,根據群眾舉報,依法取締了位于星鎮村的一處生產環境不達標、無證經營的臭豆腐生產“黑作坊”。
廢棄廠房里藏了個臭豆腐黑作坊
今年11月初,集里街道食安辦接到群眾舉報,稱在星鎮村有一家生產豆腐的“黑作坊”,且銷量較大。
按照舉報人提供的線索,食安辦工作人員立即展開前期調查。“因為沒有提供具體地址,只說是租用的廢棄廠房,所以我們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排查。”據工作人員介紹,經過收集線索和摸排,一個隱藏在廢棄花炮廠廠房里的臭豆腐加工作坊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這個廢棄花炮廠位于高速公路邊,只有一個隧洞連接進去,獨門獨戶,當時隧洞口還設置了鐵門,外人和車輛都進不去。”工作人員說,該作坊生產十分隱蔽,透過隧洞鐵門無法看到內部生產情況,“我們多次到這里,要么進不去,要么就是沒開工,經營者和我們玩起了‘躲貓貓’游戲。”
為了一舉搗毀這個無證經營的臭豆腐作坊,工作人員安排專人在附近蹲守,一旦開工生產立即報告情況。12月12日上午,現場蹲守人員反映,該作坊當天要出貨,集里街道食安辦立即會同食藥工商質監、環保、城管部門執法人員趕赴現場,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作坊內污水橫流,執法部門依法取締
趁著作坊出貨未關閉隧洞鐵門的機會,執法人員進入廢棄花炮廠內,在入口一間寬約300余平米的廠房里,發現大量已加工好的臭豆腐。
“整個生產作坊里污水橫流,到處是黑色的液體,散發著陣陣異味,加工好的臭豆腐成品就一箱箱堆放在地上。”執法人員說,該作坊的衛生條件十分惡劣,現場有一臺蒸汽鍋爐和黃豆加工設備,還有10多個白色的大水缸。
打開水缸,里面的黑色液體里浸泡著一些剛放入不久的白豆腐,一股惡心的臭味撲鼻而來。據經營者介紹,這些水缸里的黑色液體,就是他“秘制”的臭豆腐加工鹵水。
按照臭豆腐正常的加工工序,需要經過磨豆,浸鹵,發酵等工藝,一般需要至少一個星期左右時間才能出成品。但在這個加工作坊,工序縮減了不說,浸鹵的時間也大為縮短。
“經營者為了快速出貨,在鹵水中加入了添加劑,只要浸泡一個晚上白豆腐就能變成黑色的臭豆腐。”執法人員介紹,經過檢查,該作坊未取得生產經營許可,衛生狀況惡劣,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
隨后,執法人員對該作坊采取了斷電措施,對查獲的豆制品成品予以了查扣銷毀,責令經營者立即停止生產,并配合執法部門做進一步調查。
據了解,在集里街道近期開展的豆制品生產專項整治行動中,已有六家豆制品生產作坊被查封。
來源:瀏陽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