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周邊的一些小賣部、文具店和流動商販處,經常能看到很多花花綠綠的袋裝小食品,什么調味面制品、豆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飲料等,因其價格低廉,一般只賣5毛錢,也被稱為“5毛食品”,非常受少年兒童的喜愛。但是這些食品大多是三無產品,對孩子的健康存在嚴重危害,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五毛食品的危害
1、食品的保存,有些加工作坊因為要把保質期延長,隨意添加防腐劑等。
2、有很多“五毛食品”違法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甚至使用非食用添加劑,還有的在“黑窩點”“黑工廠”生產加工,有害微生物超標。少年兒童食用這些食品,會危害身體健康,使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甚至神經系統受損等等。
3、其實這些食品基本都是周邊生產及送貨的,難以溯源,食品安全及消費權益得不到保障。根據有關規定,如果食品包裝袋上沒有生產許可證編號或印有虛假編號,則此食品為假冒偽劣產品。盡管不少偽名牌類“五毛零食”包裝袋上印有配料、聯系電話、廠家名稱、廠址和qs標志,有些零食只有qs標志但沒有認證編號,qs標志號碼無從查詢,存在著很大的食用安全隱患。
4、因為小孩分辨能力不足,以為品味重的東西是好吃的東西,所以生產作坊會大量使用超標添加劑,這個時候,容易導致小孩營養不均衡,并且對處于發育期間的孩子來說,是相當不好的。
如何避免五毛食品
1、教育小孩正確分辨識別食品的各種標識。
2、教育孩子哪些食品應該有哪些標識。
3、加強教育,教育孩子不要購買這些食品。
4、呼吁有關部門加強學校周邊食品銷售的監管,并不定時進行抽檢及巡查。
多地出臺方案監管校園食品安全
校園食堂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原國家衛計委發布的《2015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情況通報》顯示,學校集體食堂是學生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的主要場所。
據媒體報道,2016年10月,河北正定縣弘文中學數十名學生發生食物中毒,學校食堂分餐處被查封,相關校領導被撤職;12月,河南信陽一學校數十名學生食物中毒,涉事學校校長和分管副校長被免職。
去年5月16日,吉林省扶余市第二實驗學校數百學生出現胃痛、嘔吐、腹瀉等癥狀。經調查,事故原因認定是由水污染引起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該校主管后勤副校長、后勤科長后被刑事拘留。
針對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不少省份近日出臺方案整治。
河北省食藥監局近日印發通知,對全省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全面部署。通知要求,對檢查中發現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要建立工作臺賬,實施掛賬督辦,責令限期整改,確保清零到位;對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嚴肅處理,并及時通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
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9月1日下發通知,要求全省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秋季開學學校(含幼兒園)食品安全監管。各地食藥監部門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和隱患,要督促經營者立即整改;對發現的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要將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學校食品安全問題、隱患、違法行為和查處結果,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并通報教育行政部門。
來源: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