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帶來的高成本、高損耗,導致今夏菜價“蹦高”
從7月25日開始,本市最高氣溫連續超過30℃。和攀升的氣溫一起走高的,還有部分不耐高溫的蔬菜品種。目前大連市場上,香菜已經漲出了兩倍的肉價,菠菜、茼蒿、黃瓜等后來居上。由于成本太高銷量銳減,部分菜市場里香菜已經斷貨。
立夏到立秋,香菜“身價”漲5.78倍
22元一斤?!8月5日,計劃吃冷面消暑的大連市民劉女士被香菜的價格嚇了一跳。手里剛買的精品肋排,也不過18元一斤,而普通的豬肉價格不足10元。劉女士很納悶:夏季本該是蔬菜生長旺盛的季節,為什么香菜比過年時還貴?
大連市雙興蔬菜批發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香菜的批發價高達24元—28元/公斤,豬肉的批發價僅為14.5元—18元/公斤。從立夏(5月5日)到立秋(8月7日)這個大周期里,香菜價格從3元—6元/公斤漲至24元—28元/公斤,漲了5.78倍。
“香菜真的是高風險的經營品種。”西崗區新起農貿市場里,一位蔬菜攤主告訴記者,香菜是“配菜”,在價格不貴的時候,她常常用香菜添秤,或直接送一小把給老主顧。然而今年7月以后,她再不舍得這樣“大手大腳”。
這位攤主回憶,從7月中旬開始,香菜就不好拿貨了。到7月底,香菜的上貨價從每公斤10元漲到了20元以上,且沒有停止的跡象。即使只拿10公斤的小袋,成本也漲了一倍多。“香菜特別嬌貴,不易儲存,保存不好一天就會變黃發爛。”這位攤主說,由于價格太貴,顧客也難免挑剔賣相,所以價格雖然飆升,但賣香菜反而是個虧本買賣。所以上個星期干脆不進貨了。
記者了解到,香菜是有名的金貴菜,見雨就爛,一曬就黃,一到夏天就容易減產甚至絕收。目前大連市場上,香菜主要依靠錦州等地供貨,本地產量很少,只有旅順等地小規模種植,大部分是農民捎帶著零散種植。今年的高溫天氣覆蓋了整個遼寧省,香菜產量銳減,市場價格波動也特別大。
這輪香菜價格暴漲與天氣攀升非常同步。記者梳理雙興蔬菜批發市場監測數據發現,7月1日,香菜批發價為6—8元/公斤,比之前只是稍有上漲。到了7月15日,就漲到了8元—12元/公斤。而7月下旬起香菜進入快速漲價通道,7月25日,跟著超過30℃的氣溫,香菜猛漲到了16—20元/公斤,價格在10天之內翻了一倍。到了8月2日,就漲到20元—25元/公斤。
高溫高損耗,黃瓜菠菜也都漲了價
被高溫抬起“身價”的蔬菜不僅是香菜,還有菠菜和黃瓜。酷暑帶來的高成本、高損耗,都是今年大連夏天菜貴的原因。
來自大連價格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7月31日——8月6日,12種蔬菜平均零售價格為3.48元,環比上漲4.22%。上漲較明顯的是黃瓜和菠菜,價格分別為3.52元和8.88元,環比分別上漲14.45%和10.45%。
記者看到,雙興蔬菜批發市場里,緊跟香菜批發價之后的,是葉菜中價格經常大起大落的品種茼蒿,為10—18元/公斤。價格“第三貴”的是菠菜,昨日的批發價為12元—15元/公斤。
高溫的夏季歷來是大連蔬菜供應的一個“檻兒”。大連蔬菜批發商李龍介紹,大連地區夏季的外運菜主要來自遼寧其他城市,以及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還有一部分來自山東和河北。以內蒙古赤峰采購蔬菜為例,大約800多公里的車程,運到大連至少需要12個小時。不在兩天內迅速走貨,這趟買賣可能就要賠錢。
每年秋、冬、春三季,山東菜都是外運菜中的主力。但山東菜唯獨缺席夏季市場,主要原因就出在運輸環節。山東菜運到大連基本都是通過水運,從當地田間到大連批發市場,至少需要一天時間。夏季氣溫較高、濕度大,如果運輸環節沒有保鮮設備,蔬菜在車、船里顛簸擠壓一天之后,基本上就沒法賣了。因此,只有9月份之后氣溫下降,大連菜商才敢動手從山東進菜。
零售環節的蔬菜損耗也不小。大連地區一家大型社區菜店的經理告訴記者,每隔一兩天他們的采購部統一組織到大連周邊地區進貨,大量蔬菜購進后,往往要露天存放數個小時,才能分至各家店里,這期間的蔬菜損耗也能達到5%以上。如果當天賣不掉,大部分蔬菜只能淘汰。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蘇琳
來源:海力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