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開展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國開展“五毛食品”整治工作。
人們對“五毛食品”并不陌生,這類食品口感辛辣刺激、色澤鮮艷,備受兒童和青少年喜愛,然而卻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鹽或甜味劑、防腐劑超標等問題,對身體健康有傷害。對校園及周邊的“五毛食品”進行嚴厲整治,是確保廣大學生和家長安心消費的有效舉措。不過從長遠看,專項整治也只能解決問題于一時,通過常態化的嚴格監管,逐漸凈化市場才是長久之計。孩子們吃的那些辣條、炸薯片、烤腸等劣質食品,都是從市場貨攤上買來的。如果管不住劣質食品的源頭,單憑飲食科學和食品安全教育,怕是遠遠不夠。因為孩子們的判斷力、自制力,還不足以抵抗劣質零食的誘惑。
據相關業內人士稱,不少商家是在打擦邊球。由于缺乏有關兒童食品的標準,對明確標注“兒童”字樣或印有兒童形象的食品,市場部門能做的只是打擊“三無”產品,而對非“三無”產品只能按普通食品標準進行管理。
中小學生不具備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和防范能力,對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進行整治很有必要。但是,如果缺乏標準制約,難免“按下葫蘆起來瓢”。在防范上發力有必要,在保障上多下功夫才能治本。筆者以為,盡早建立兒童食品標準,是解決兒童食品風險的前提。因此,“五毛食品”整治不能靠打運動戰,關鍵是先要厘清營養標準,堵住劣質食品的源頭,孩子們吃零食才能叫人放心。
來源:中國教育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