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韓國農村振興廳發表消息稱,通過動物實驗發現:韓國新生兒腸內存在的雙歧桿菌kacc 91563與該雙歧桿菌中分離出的蛋白質可有效地減少過敏。
食物過敏為食用雞蛋、花生等特定食物時而呈現出過敏反應,是約7%的嬰幼兒所產生的常見疾病。原因和形式多樣,避開致敏食物是最常使用的預防方法,最近在嘗試著使用乳酸菌治療法。
研究人員使實驗動物引發食物過敏后,一組什么也不吃,另一組每天食用雙歧桿菌kacc 91563,結果發現:不食用雙歧桿菌的實驗動物出現腹瀉等類似過敏癥狀,而食用雙歧桿菌的實驗動物與對照群相比,癥狀緩和了約35%。
并且,向過敏實驗動物注射了50?雙歧桿菌kacc 91563中分離出的蛋白質后,也呈現出過敏癥狀與對照群相比也緩和了約40%。這是雙歧桿菌蛋白質被引發過敏的肥大細胞中選擇性吸收致使細胞自動死亡的結果。
韓國農村振興廳于2013年在新生兒腸內分離出了雙歧桿菌kacc 91563乳酸菌,該雙歧桿菌與其他雙歧桿菌不同,可在牛奶中很好地生長用于乳制品的研發。為使該菌將來可用于制造新鮮奶酪、其蛋白質可治療過敏,農村振興廳計劃開發大量的生產技術后推進臨床試驗。
農村振興廳相關負責人稱:在韓國牛奶消費不振的情況下,如果利用雙歧桿菌制造酸奶、奶酪等乳制品,將會創造附加價值、促進消費。
該研究成果已獲專利,并于2月刊登在 “journal of allegr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過敏領域最高學術雜志上。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