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日本進口食品中發現不合格產品,臺灣決定從15日開始對從日本進口食品進行限制,此事在日本國內掀起一個不小的沖擊波。
臺灣《中國時報》17日報道稱,臺灣15日開始實施對日本食品管制,當天臺灣進口日本食品數量比上周同期減少78%。臺灣在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之后,一直禁止進口來自福島、茨城、栃木、群馬、千葉縣等日本東北5個縣生產的食品。今年3月份,臺灣市場上發現,從日本進口的食品中,混雜核泄漏事故周邊地區生產的水產品。對此,臺灣方面宣布加強對日本產食品的進口限制,將限制進口的對象地區從東北擴大到整個日本,規定所有食品都需要附加產地證明書等。
對于臺灣此舉,日本十分不滿。日本農林水產相林芳正表示,“將不斷采取應對舉措,包括向世界貿易組織[微博]起訴”。據了解,2014年,日本農林水產品和食品對臺灣的出口金額達837億日元,出口額僅次于香港和美國。一名日本記者17日告訴《環球時報》,如果臺灣的做法在世界上流行開來,“安倍推介的日本食品文化普及活動會受到不小影響”。
對于日本的“威脅”,臺灣表示“不服軟”。馬英九對日本來臺游說人士表示,日本必須將可能來自核災地區農產品(24.78, 0.28, 1.14%)的疑慮排除,否則“沒有產地證明一律不準進口”。據《環球時報》駐臺北記者觀察,目前臺灣社會并沒有針對日本食品出現“核恐慌”。記者在多家超市購物發現,許多日本食品柜臺前人很多,并沒有人談到“已管制日本食品進口”等相關話題。
來源:環球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