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盡管人們孜孜以求。食品安全要達到百分之百,也是萬分的艱難。所以,如果我們的食品安全現狀,真的如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日前所表示:“中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國外的檢測合格率也在90%以上,整體水平持續穩定提高(中國新聞網11月13日)。”理應算是蠻不錯的佳績了,至少也到了“再接再厲,爭取更大成績”的狀態。然而,新聞后面網友的跟帖,無一表示欣喜,清一色盡是質疑、諷刺、嘲弄。其實,我對“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也有兩點保留。
一是“90%以上”,難以置信。“反正我不信”,我感覺達不到90%。媒體披露的那些事,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或增白劑饅頭、漂白劑面粉、洗衣粉油條、抗生素禽肉、激素魚、注水肉、敵敵畏火腿、麗素紅雞蛋、硫磺熏制的土豆、生姜、桂圓、銀耳、花椒、紅辣椒,工業鹽腌制的四川泡菜,農藥浸灌的韭菜,農藥殘留超標的豇豆,硫磺和工業鹽保鮮的竹筍,激素催熟的草莓狝猴桃,甲醛處理的蜜棗,豬大糞浸泡的臭豆腐,吊白塊加工的紅薯、粉條、龍口粉絲、腐竹,還有蘇丹紅、毒蘑菇、陳化糧、石蠟米、石膏豆腐、糖精水色素勾兌的葡萄酒、工業酒精勾兌的白酒、毛發水勾兌的醬油、石蠟做凝固劑的火鍋底料……還有更多,舉不勝舉。難道這些問題食品,占比10%還不到?我希望被否定、被說服。
二是“一直保持”,語焉不詳。“一直”是從2011年元旦開始,還是從改革開放開始,甚至是共和國以來?如果是前者,還不如說“今年以來”,如果是后者,不如說“改革開放”以來或“新中國”以來。根據估計,是“今年以來”的可能性較大。因為我們的工作總結,最重要的是年度總結,干部任期以年計數,百姓收入以年回首。不是曾經聽到“我國2010年蔬菜、畜產品、水產品檢測的合格率都在96%以上”的年度報告嗎?不過,即使“今年以來”,也只能說食品安全狀況較前幾年有所改善,還不能說“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其實,人們也明白,“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與“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是兩件事情。前者是客觀現狀,或者是客觀現狀留給人們的感覺,后者是“抽查”的結果。但是人們更加明白,“抽查”的結果,應當能夠差不離地反映“客觀”現狀,至少不要總是和大眾的“感覺”相去十萬八千里。否則,就要反思“抽查”的意義和價值,甚至“抽查”與“檢測”的方法和制度。
來源:荊楚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