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從今年3月至今,俏江南、小南國、金錢豹等餐飲企業上市申請集體被證監會晾在一邊。原因在于收入確認上很多時候缺乏有效的審計憑據。“以前人們吃完飯如果不主動索要發票,企業就不開具,這造成了餐飲企業上市擱淺。”
在鈔票和發票的對決中,目前發票暫時領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餐飲業的零售總額是17648多億元,依照此前的增長速度,今年餐飲業市場規模已接近2萬億元。然而這么大的市場只為a股貢獻了三家餐飲連鎖企業全聚德、湘鄂情,以及主營業務并非餐飲的西安飲食??墒?,你如果查查這2萬億的餐飲業到底交了多少稅,就會發現上市這事兒真的急不來。
餐飲業的收入是本糊涂賬,尤其是高端餐飲。報道稱,投資機構曾要求張蘭公開財務數據,但是她講不清楚盈利來源。當然這有消費者的“主觀故意”,請朋友搓一頓,如果不報銷,開票不開票也不當回事兒。但也不乏許多酒店餐飲老板故意“逃票”。當初各地財政局設計出“抽獎發票”辦法對付他們。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許多餐館想出為不要發票的顧客提供額外優惠這一招。某大城市中有一家著名餐館,為了鼓勵顧客不要發票,推出依賬單額度拿“獎”。財政局的辦法失靈之后,本應該還有審計為政府的財政收入把關。但很顯然,在沒有發票的情況下,審計形同虛設。
當然,這是中國當下普遍存在的“隱性經濟”的共同特征。但是,如若你是路邊攤、夜市大排檔或是流動餐車這樣的小本買賣,尚情有可原。如果是俏江南這樣的已經上市或者即將上市的大企業也渾水摸魚,那么將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經濟黑洞。
眾所周知,大凡隱形經濟公開、半公開地泛濫的地方,一般都是賄賂風行、腐敗盛行的地方。絕大多數餐飲企業都有一本“賬外賬”,因為開票的賬才會被錄到公司賬本,只有“賬外賬”結合“賬內賬”的“并賬”才是餐飲企業真正的賬本,而發審委不可能看到。這就是為什么在過會的時候,包括俏江南在內的諸多餐飲企業無法證實自己的收入,而難以上市的原因。
來源:錢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