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機械工業校園結業生工作率100%
又近一年結業時,又到一年工作季。
在許多大中專應屆結業生紛繁忙于投簡歷、跑面試的時分,張家口機械工業校園的結業生們早已準備好投身到新的工作崗位,不少學生還拿到了“沃爾沃轎車”、“長城轎車”等知名企業的“上崗證”。
這兒的結業生工作率緣何能達到100%,近日,記者前去一探終究。
成因一:優質師資保證學生學有所長
老師在教育工作中起主導作用,捉住對老師的培育,實際上就是捉住了校園的將來。
“起初校園老師構成不合理,特別是專業老師、‘雙師型’老師缺乏。對于部隊現狀,咱們擬定了詳盡的老師訓練方案。”
張家口機械工業校園校長孫寶林介紹說,校園經過“一幫一”“師徒制”“下廠訓練”“外出訓練”“校內訓練”等方法,積極開展了新老師入職訓練、老師轉崗訓練、主干老師訓練、老師信息技術訓練、老師專業實習才能進步訓練、老師科研理論訓練、專業老師入企訓練,對任課老師進行了教育理念、教育常識、教育方法、工作實習才能等有關業務訓練。兩年間,校園組織了10名老師到德國、瑞典、新加坡學習;71人次老師參加了國家級、省級訓練;79人次老師赴公司訓練學習,并與張家口沃爾沃轎車發動機制作有限公司建立了“工程師老師結對”準則。到當前,全校有省級名師、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高技術人才、“三三三人才”、市級名師等82人,重點專業“雙師型”老師份額達96%。
此外,校園還聘請了64名工程師、能工巧匠任兼職老師,占專職老師份額的24%。依據“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準則,按需設崗,揭露招聘,擇優聘任,科學查核,完善了引才、留才、用才的人才培育與開展機制,構成一支專兼聯系,教育、科研、實訓、實習才能俱備,具有較高的德育工作管理水平“雙師型”老師部隊。
“在校園,咱們深化領會到了何為職責、何為人師。機械工業校園是個大熔爐,不僅在熔鑄學生,也在熔鑄老師。”這是機械工業校園許多老師的心聲。
成因二:實訓講堂保證學生技術過硬
“怎么讓每一位學生好工作、就好業?”這是張家口機械工業校園領導班子一直在考慮的疑問。
“其間,主要的一環是‘教改’。”副校長郭英杰說,“黑板上開機器、練習本上制商品是永久培育不出有用技術人才的。跟著現代教育的疾速開展,進步內涵是要害,夯實實訓是根底。”
在張家口機械工業校園,校內實訓基地設備投入已達4000余萬元,實習工位1800個,能滿足4000名學生教育、實訓的需求,講堂教育真實完成了“教、學、做”一體化,邊講邊練變成一種新的講堂方法。
走進實訓車間,記者領略到學生們的實訓風貌:焊接車間,氬弧焊、等離子弧焊、氣體保護電弧焊,火花四濺;數控車間,從規劃到圖紙再到加工,一件件精細的機件轉瞬間誕生……“教、學、做”一體化講堂開辟了學生成才的綠色通道。在此根底上,校園以車間講堂為操作渠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進步了自個著手探求的才能。
一度春風千樹綠。理實一體、講練聯系的講堂教育帶來了積極成果:在2015年河北省中等工作校園學生技術大賽中,校園電氣修理與安裝項目獲團體一等獎,其間兩個學生獲自己一等獎,四個學生獲自己二等獎;焊工專業團體一等獎,四個學生取得自己一等獎;汽修專業自己修理基本技術和二級保護項目均榮獲團體三等獎……恰是有了這樣的教育方法,才使學生走出校門就能上崗,遭到用工單位的喜愛。
成因三:“校企協作”保證學生“出口暢通”
“以工作為導向,深化校企協作,是現代職教深化教育改革的立足點,也是進步結業生工作競爭力和工作質量的法寶。”校長孫寶林這樣表述著校園的辦學主旨。
誰領跑一步,誰就占盡先機。張家口機械工業校園堅持與職業“對接”,與公司“聯姻”,如牽手國際名企沃爾沃,校企兩邊一起擬定課程綱要、教材及查核規范;對照出產崗位需求,協作建造專業4個,出版合編教材13種。日前,張家口沃爾沃轎車發動機制作有限公司為校園供給了17臺沃爾沃四缸2.0t發動機、3臺沃爾沃五缸2.0t發動機和一輛xc60整車當作學生實訓設備,兩邊的協作正日益嚴密。
此外,校園建立健全了校企協作的校表里實習實訓基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與職業公司協作,新增吉祥集團、張家口長城電器開關、北京通力電梯有限公司、雪佛蘭、現代轎車4s店等15個校外實習基地。經過校外實訓基地建造,推進產學協作,使學生頂崗實習份額達到100%;拓寬訂單培育的廣度和深度,成立了北汽福田“雷薩班”等不同方法的訂單班,特別是與沃爾沃協作開辦的“動力班”,選用“普惠式”和“漸進式”相聯系的方法為沃爾沃訓練技術人才,在全國工作院校已產生了必定影響。
跟著“校企協作”的深化開展,校園又經過不斷調查剖析,第一時間捕捉市場信息,與79家大中型公司開展了協作---與北京八方達客運有限職責公司、大唐國際張家口發電廠等大中型公司構成長時間安穩的用人協作關系;我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汽福田焊接訓練中心相繼落戶校園。
相同,引企入校、校企交融,公司式的教育環境變成進步學生上崗才能和應用技術的有用保證。在不少公司,許多學生已變成精英和主干,一個個結業生如羽翼漸豐的雛鷹,從機械工業校園這塊沃土上振翅高飛,飛翔在寬廣的工作漫空。
從一所一般中專、中技校園到國家中等工作教育改革開展演示校園;從一般車、鉗、電、焊到現在七大類、16個專業;從不足1000平方米的簡易車間到建筑面積19000平方米的實訓大樓;從不足萬元的簡陋設備到近4000萬元的實訓設備;從不足1000名學生到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名、年各級各類訓練5000余人……現在,張家口機械工業校園正在開展的征程中堅決前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