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幾十年發展,冰箱行業早已格局穩固。其中,“買冰箱首選海爾”已成為普遍現象。gfk中怡康數據顯示,截至36周,海爾冰箱市場份額達44.1%,獲得最多用戶選擇,趕超top5品牌中其余品牌之和。而解構其背后的增長動力不難發現,高端化正成為關鍵引擎。在8k+高端市場,其份額達到了51.1%,超過“半壁江山”。
為何選擇海爾冰箱的人最多?或許要透過成績看本質。對于行業來說,核心競爭始終未脫離科技創新,而海爾冰箱稱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就其最新的底置恒溫保鮮科技而言,率先攻克了溫度波動、冷風直吹兩大弊端,為用戶帶來恒溫養鮮新體驗。同時,通過“恒溫守護源鮮,探享一城一味”活動的全國落地,以及對成套飲食場景的不斷深耕,其也將更加健康、便捷的生活帶入了更多家庭。
冰箱市場品牌集中度漸高,海爾冰箱獲最多用戶選擇
從大環境看,2021年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4100元,增長率為13.6%,消費正在不斷升級。在實際消費市場上,這一趨勢則體現得更為直觀。就拿冰箱來說,中怡康數據顯示,品質更高、技術更先進的8k+高端市場占比不斷攀升,截至36周,份額已至47.1%。同時,市場還呈現越高端越熱銷的趨勢。在8-10k、10-12k、12-14k、14k+等細分市場,14k+區間增長最快,零售額同比增速31.3%,零售量同比增速31.5%,量額齊升。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市場活力不斷釋放,但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在此賽道獲得機會。對于冰箱行業來說,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是一個極為鮮明的特征,在高端市場亦是如此。從份額上看,top3品牌在8k+市場占據了近七成份額。其中,海爾冰箱引領優勢更加突出,份額達到51.1%,成為最多用戶選擇的品牌。
競爭未脫離創新本質,恒溫科技達一級健康保鮮效果
透過成績看增長,海爾冰箱的關鍵動力之一是科技實力。從消費者角度看,尼爾森iq研究數據顯示,中國購物者是最注重“新鮮”的人群,因而品牌之間的競爭仍離不開“儲鮮科技”的比拼。就用戶關注點看,拿一線城市來說,在生鮮品類購買考慮因素中,人們對蔬菜新鮮關注度為55%,水產新鮮關注度為52%。
而從行業科技創新看,在大部分品牌將精力集中于冷藏區時,海爾冰箱提出了冷藏、冷凍都保鮮,創新出全空間保鮮科技。據悉,該科技在冷藏區率先實現干濕分儲,做到果蔬長期不變色,干貨不返潮;在冷凍區,其率先攻克了室內溫度波動大,容易導致食材反復化凍的弊端。由此,該科技攬獲了32年來行業唯一中國專利金獎。
不過,創新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以貫之。海爾冰箱在全空間保鮮科技的基礎上,又創新出了底置恒溫保鮮科技。溫度上,該科技使得冷凍室溫差趨近于0,進一步留存食材營養;同時,海爾冰箱又發現了另一影響食材存儲的因素——冷風,并通過顛覆傳統制冷系統,改變風口位置,解決了冷風吹干食材的弊端,留住食材原汁原味。據悉,搭載該科技的冰箱能夠達到一級健康保鮮效果,為行業最高等級。
為了將健康飲食生活進一步普及,今年,海爾冰箱還發起了“恒溫守護源鮮,探享一城一味”活動。目前,活動在長沙、福州、呼和浩特、武漢等城市已相繼落地,預計足跡將遍及42城,通過與小龍蝦、魚丸等當地風味深度結合,海爾冰箱也將健康科技帶給了更多家庭。
體驗不斷拓展,場景、生態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在做好保鮮基本功之余,當下的冰箱行業也需要新增長思路突破存量瓶頸,而成套場景體驗就是一個新機會。奧維云網研究表明,中國家電市場正從單品零售時代跨入場景方案設計時代。同時,在眾多家居空間中,廚房場景容量已在2020年達到2907億元,高居第一。
海爾冰箱則一早開辟出“第二增長曲線”。通過換道場景,其打破硬件局限,化身為三翼鳥成套廚房的智慧中樞,如今已能為用戶帶來覆蓋“吃、買、存、做、洗改及母嬰”等飲食全場景解決方案,并能根據不同用戶需求做出差異化。比如,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推出了光年、萬象、黑曜、星蘊、微改等全新套系。
就拿光年套系來說,便捷的智慧飲食生活就頗受用戶青睞。在該套廚房中,食材夾上nfc管夾就能被冰箱主動感知,并匹配存儲模式;做飯時,電器能基于用戶習慣生成烹飪曲線智慧烹飪;餐后,洗碗機洗碗、消毒柜消毒、掃地機清掃……全流程用戶都能獲得主動服務。由此,其618期間48小時就成交264套,帶動智慧廚房總銷額超3030萬。
從修煉好儲鮮基本功持續擴大高質量引領優勢,到駛入“場景”這一無人區開辟出新增長空間,海爾冰箱的發展總是突破人們想象。這也進一步證明了,可持續和高增長在行業第一品牌身上并不矛盾,反而相輔相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