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馬鈴薯機械化作業水平提高超過3個百分點
近日,2009年全區馬鈴薯機械化收獲觀摩現場會在西吉縣馬蓮萬畝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舉行。近年來,自治區農牧廳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有關精神,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農機化發展的首要任務,以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產業化,以農機合作組織推動規模化經營,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以解決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機械化制約為重點,從全面提高寧夏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戰略高度出發,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引導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發展,推動農機服務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農機協會等各類農機服務組織的快速健康發展。以水稻、玉米、馬鈴薯為重點,在全區建設了35個自治區級農機化示范園區,2個自治區級玉米機械化示范縣,1個自治區級馬鈴薯機械化示范縣,大力示范推廣水稻、玉米、馬鈴薯全程生產機械化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08年底,全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6%。水稻機插水平達到了20%,機收水平超過了88%;全區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收獲水平達到了12%,比上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玉米機械化收獲水平達到了8%,比上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三大作物機械化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均處于全國中上水平。
觀摩會上,自治區農牧廳馬明副廳長指出:馬鈴薯是目前寧夏種植面積最大的農作物,每年種植400多萬畝,是全區五大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多年來一直未擺脫人工生產的局面。2008年全區馬鈴薯機械化收獲水平僅為10%,嚴重制約著馬鈴薯產業的發展。他強調,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用好各項扶持政策,提高機械裝備水平,積極開展示范引導,大力推廣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著力提高農機作業的組織化程度,為馬鈴薯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全面保障。
觀摩會上,來自北京現代農裝、內蒙古得利新、鄭州山河、陜西四鴻、山東益豐、青海樂都等十多家國內知名企業的大中小型馬鈴薯收獲機械參加了演示。各市縣區農牧局、農機中心負責人、部分農機合作社代表和農機大戶代表參加了觀摩會。同時,西吉縣佳興馬鈴薯機械化作業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揭牌儀式也隆重舉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