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機械行業面臨黃金機遇
放眼全球,隨著發達國家進入工業化發展的高技術密集時代與微電子時代,作為重工業的機械行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步履不斷加快,由此在這些國家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06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9.64%,機械及設備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90%。6年來,我國機械出口基本保持在每年增長30%左右。國內專家普遍認為,未來10年將是中國機械行業發展最佳時期。
不僅如此,去年上半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并將陸續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國家明確提出,將在稅收、資金、研發、市場等方面支持裝備制造業。對于國內機械行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預示著該行業將置身良好的發展環境。
而青島機械行業伴隨著這座城市邁向重化工時代的鏗鏘步伐,已經“吾家有女初長成”,儲備了足夠的發展后勁。根據市經貿委提供的數字,去年全市機械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920家,完成產品銷售收入941.43億元,同比增長36.90%,占全市工業的17.6%;實現利潤總額39.01億元,同比增長8.03%,占全市工業的20.3%。
實際上,去年一批機械行業大項目的相繼開工和投產,已然表達了我市機械行業搶抓機遇的強烈訴求。2006年,總投資8億元的北汽福田挖掘機項目、上汽通用五菱汽車項目竣工投產,海西灣造修船基地正在加緊建設,青島靈山船業公司與韓國現代集團的合資項目正快速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船舶配套產業已成集群發展之勢。
當然,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機遇總是與挑戰相伴相生,即使是黃金機遇也不例外。市經貿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我市機械行業將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市場環境。其一,從宏觀經濟環境看,國家高度重視振興裝備制造業,加大了社會對機械行業的市場預期,形成一輪新的投資熱潮,不僅原有的機械企業在全力進行資本擴充,大量的境外資本和行業外資本也相繼進入,并在較短時間內形成龐大的生產能力。其二,日益增多的貿易摩擦、歐洲市場執行環保新政策等等,都將對我市的機電產品出口產生不利影響。
日益趨緊的市場環境,可能使我市機械行業高速增長的態勢有所減弱——其實,從我市機械行業的整體現狀來看,連續五年的高速增長,已經形成相對較高的基數,高速增長勢頭有所減弱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不管怎樣,一個非常顯豁的事實是,在“中國機械行業發展最佳時期”里,我市機械行業仍然面臨黃金機遇,只要具有足夠的智慧,其發展速度仍會超過人們的預期。
市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機械行業將重點鎖定汽車、船舶、電工電器、機床工具等產業,搶抓機遇,加快發展。
汽車產業強勁迸發。2006年,我市確定了24個投資額超過5000萬元的汽車產業項目,今年我市將加快推進這些項目的建設。克拉克叉車、青島福田重工、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等引進項目的相繼建成投產,以及本地汽車產業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強勁迸發,將使我市形成以微型車、中重型載貨車、改裝車等為中心和以汽車車橋、散熱器、鋼板彈簧、傳動軸、輪胎、汽車電子產品等為重點的零部件生產配套體系。據預計,今年我市汽車產業的增長速度將保持在30%左右。
船舶產業加快集群。自2004年開始,一系列造船業大項目依次在我市落地生根,帶動了一大批國內外船舶配套企業聚集青島,造船產業很快呈現集群氣象。其中,海西灣造修船基地預計到2010年產值將達到150億元,成為國內重要的造船基地。2007年,我市將進一步加快船舶產業集群的建設步伐,預計全市船舶產業產值和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25%。
電工電器產業緊跟需求。長期以來,我市電工電器產品主要以輸變電設備和器材為主,盡管這幾年產品的電壓等級有所提高,比重也在增加,但中低電壓產品仍占絕大部分。今年以來,隨著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的加快推進,受電市場建設的全面鋪開,對中低電壓產品的需求將會增加,預計今年我市電工電器產業的增長速度將達到30%。
機床工具產業著手調整。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床進口國家,進口機床占據國內機床市場三分之二以上,而且大都是高端產品。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國家有關部門將大力推進國產機床的研發制造,擴大國產機床在國內市場上的占有比例。今年,我市將著手機床工具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預計該產業的銷售收入將增長20%以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