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先行“探路”民營經濟率先發展起來的浙江,最早遇到缺地、缺電、缺水等“成長的煩惱”,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指出,浙江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騰籠換鳥”,“只有鳳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
20年后,“騰籠換鳥”換出滿山“金鳳凰”。浙江搶占科創先機,迎來錢江潮般動能澎湃的一波波“小巨人”。根據最新公布的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浙江有384家浙江企業入圍。加上前四批,浙江共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32家,位居全國前列。
“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9月20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期間對浙江提出新要求。浙江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創”動力如何領先全國?今后又將如何增強提速?
日前,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國家稅務總局稅收宣傳中心指導,9省市黨委網信辦和稅務局聯合主辦的“解碼‘小巨人’——專精特新看中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記者深入企業一線,來探究浙江“小巨人”的“創”號列車飛速向前的秘密。
700 394 >
國家稅務總局臺州市黃巖區稅務局扎實開展青年干部蹲點調研活動,調研轄區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為企業定制一企一策的“專屬服務方案”,幫助企業應享盡享稅費優惠。(汪禹序)
創新理念,重塑變革,再領風氣之先
大潮起錢塘,大道匯之江。2003年以來,浙江以“八八戰略”為統領,堅定不移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加快從“資源小省”邁向“制造大省”。
新世紀之初,面對改革先發優勢減弱,中小企業小、散、弱限制后續增長等問題,浙江大力推動法治和政策機制體系建設,出臺《浙江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創建專精特新發展梯度培育體系,強化要素協調保障,為中小企業變身“小巨人”注入強勁動能。
南海流花油田海域,平均水深300多米,海浪動輒十余米高。一根纜繩以斜拉的方式,一頭固定在海底,一頭系泊在作業平臺,如“定海神針”為油田鉆探提供安全保障。
這根深海系泊聚酯纜強度超過鋼纜,抗強風、耐腐蝕,是專精特新“小巨人”浙江四兄繩業有限公司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后又一“得意之作”。“我們體量不大但達到了極高的科技‘濃度’,主要得益于環境推動。”四兄繩業董事、副總經理李航宇說,企業打造“小巨人”的過程,也是在政府引導下“扣緊”上下游配套,完善供應鏈、創新鏈的過程,2022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880余萬元,2023年7月預繳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40余萬元。“近距離配套優勢與要素支撐,是我們小而強的力量來源。”
“小巨人”浙江仙居君業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甾體激素類制藥企業,替勃龍、米非司酮、屈螺酮、酸脫等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該公司總經理張崢斌認為,這個仙居群山間的小企業能突破條件限制、加速趕超,離不開聚焦企業科創主體的“一攬子”精準服務措施,“我們在人才、技術引入引用方面,享受便利化辦理和稅惠支持,近三年辦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超過1億元,這直接支持了研發平臺的優化升級。”目前,君業藥業成功與中科院、浙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起海外聯合實驗室,構建了國內外一體化的生產研發體系。
多方聚力、梯度培育、機制夯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成長培育體系成為又一個極具辨識度的“浙江方案”,撬動“小巨人”競相涌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新生機。
創新模式,重塑動能,搶占發展高地
“騰籠換鳥”,要“換”去舊理念、舊動能的壇壇罐罐,“換”來锃亮的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浙江省稅務局始終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圍繞助力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出臺4方面15項舉措,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更加突出位置,有力有效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省稅務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稅務總局部署,多措并舉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推動稅費紅利直達經營主體。推動中小企業在制造業提能升級中“扛大梁”。今年1-7月,全省(含寧波)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076.83億元。
位于“中國模具之鄉”臺州黃巖的“小巨人”浙江賽豪實業有限公司,是奔馳、寶馬、大眾、吉利等全球知名車企的供應商。該企業從1975年成立以來不斷減少產品種類,如今主要研制車燈模具。
項目經理吳超認為,市場需求向差異化、高品質產品傾斜,“倒逼了企業從‘多銷多利’轉向‘客訂精制’,依靠研發、設計與品控推動增長,企業競爭力提升明顯”,在多色多料車燈注塑模具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攀升到40%。吳超指出,稅費優惠政策有力支持了該企業每年占銷售收入5.5%的研發投入,2023年以來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510余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稅收減免近60萬元等優惠。
花半年時間調研年輕人消費習慣、花6年鉆研突破ro膜技術瓶頸、將ro過濾精度提升到0.1納米……專注凈水器研制生產的“小巨人”寧波灝鉆科技有限公司的“智”造之路越走越寬,產品順著“一帶一路”,銷往近110個國家和地區。
“跨越文化差異推進外貿產品研發,難免要面對各種挑戰,還好稅務部門給予了全流程幫扶。”灝鉆科技品牌部經理陳德歡介紹,該企業今年已累計辦理出口退稅超1000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超過1200萬元,“稅費優惠政策有力支持了企業研發蓄力,今年前8個月,企業出口額同比增長近7.4%。”
孕育“小巨人”的“浙牌”溫床,除了推動新舊動能自主轉換的良好生態,還有盯牢科技創新“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新時代浙商“四千精神”。
溫州市潤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創始人楊潤德曾是一名國企水泵廠的廠長。他從創建潤新機械以來就專注閥門水處理系統用控制閥的研發制造,推出顛覆國際上傳統水處理系統用控制閥的結構和控制原理的“特種陶瓷端面密封技術”,成功研發國內首款全自動水處理系統用控制閥。截至目前,企業累計獲得100多項國內外專利,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國內市場率第一。
楊潤德觀察到,濃厚的科創空氣與優越的科創服務環境,是浙江孕育“小巨人”又一優勢所在。多年來,浙江將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突出位置,持續實施稅惠等支持政策“組合拳”,有效整合科創力量和優勢資源,有力加快了新舊動能轉換的“齒輪”,為“小巨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營養土”。
700 467 >
國家稅務總局樂清市稅務局組織業務骨干實地調研“專精特新”企業,聽涉稅訴求,觀“拿手絕技”,以稅力量發展民營經濟。
創新路徑,重塑賽道,開拓未來藍海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浙江稅務部門聚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全方位優化政策輔導和稅收服務,推動專精特新“小巨人”當好先進制造業的“探路者”,爭先“摘取”工業發展的“皇冠明珠”。今年以來,浙江省稅務局聚焦省委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地瓜經濟”提升能級“一號開放工程”的要求,制定3方面18項針對性舉措,廣匯精施政策、要素、服務之力,傾情助力先進制造業提能升級發展。
走進寧波金輪磁材技術有限公司,廠房內的工人正在對即將投產的電子磁材生產線進行最后調試。金輪磁材經理付元豐介紹,金輪磁材從事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其燒結釹鐵硼稀土永磁磁鋼n48h系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
高性能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廣泛應用于高科技和新興領域,“研發指數”就是企業的“動能指數”。“我們2022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624余萬元,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495萬元。”付元豐說,在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增強科創力的過程中,稅務部門給予“一戶一檔”精細服務,保障稅惠資金“活水”及時注入,為企業打造了優越的成長環境。
在制造業前沿,浙江專精特新“小巨人”你追我趕、占得先機。走進寧波琳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產品陳列室,色彩繽紛、形狀各異的多功能管材讓人眼花繚亂。“這是醫用鞘管,與封堵器輸送系統、心血管支架輸送器等醫療產品配套使用,是微創手術的必備材料。”總經理宋曉波介紹。
微創醫療配件行業科研與市場前景廣闊。企業聚焦醫用鞘管研發、制造和生產,與浙江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合作研發,攻克了球囊雙層導管等工藝難題。宋曉波介紹,企業近三年投入超過1780萬元研發資金,但“醫療器械行業研發周期長,資金回流慢,還好稅收優惠政策幫企業緩解了不少資金壓力”。
為不斷推進科技基礎能力建設,浙江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深入實施“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推動各類創新主體協力“進擊”,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以科創持續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