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中安創谷的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量子芯片制造封裝實驗室和量子計算組裝測試實驗室里一片繁忙景象。
作為國內首家將量子計算正式推向商用領域的量子計算企業,近年來,本源量子始終保持在國際量子計算“第一方陣”——
2020年,本源量子上線首臺國產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源1號”,搭載超導6比特量子處理器和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次年發布“本源悟源2號”量子計算機……“今年,我們將繼續攻克實用化量子計算的各個技術難點,推動算法應用落地,逐步建立起我國量子計算產業的生態圈。”本源量子張輝博士表示。
合肥在量子科技領域先行一步,孕育并支持本源量子發展壯大,引領帶動一批量子科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如今,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合肥吸引培育了40多家量子科技企業,產業布局實現“多點開花”,成為我國量子產業高地。
量子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只是合肥堅持創新,驅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合肥不斷強化技術創新,推動制造業高端化發展,將科技創新的優勢加速轉變為產業發展的勝勢。
數據顯示,2022年,合肥全年規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4.3%,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長7.7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6.2%,創歷史新高。2021年,合肥智能語音產業入選國家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獲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如今,在合肥,一批具有國內乃至國際競爭力的制造企業正拔地而起,推動“合肥制造”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今年1月,聯想集團合肥產業基地(以下簡稱“聯寶科技”)以智能化轉型實踐,一舉摘得全球燈塔工廠桂冠。“我們通過部署30多個第四次工業革命(4ir)柔性自動化和數字化用例,在每天處理8000筆客戶訂單且80%都是單筆小于5臺的定制化需求情況下,勞動生產率提高45%,供應商質量問題減少55%。”
聯寶科技智能制造中心總經理曲松濤介紹,隨著智能制造升級,聯寶科技年度營收突破千億并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實現單臺產品制造成本下降15%,碳排放減少49%的飛躍。目前,聯寶科技年產筆記本超4000萬臺/套。“今后聯寶科技將充分發揮燈塔工廠優勢,積極做好‘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為合肥實現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如今,像聯寶科技這樣在合肥不斷拔節生長的科創企業越來越多。2022年,全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68家、凈增266家,創10年來新高。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8戶、超歷年總和。
作為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近年來,我市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機遇,大力推進數字新基建,支持制造業企業“智改數轉”。
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是合肥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生動實踐。在合肥本土明星家電企業美菱,以“5g+大數據+智能算法+云化算力”為核心的工業賦能制造體系,通過智能化改造,冰箱生產的重要工序,包括門板運輸、內膽發泡、點膠、套膜等,均實現了無人智能制造,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如今,在美菱智能制造生產基地,冰箱下線節拍可提速至0.26秒每臺,單班產能超過0臺。
“去年我們新建5g基站4642個、累計建成1.8萬個,為企業智能化轉型提速提供基礎支撐。同時,實施百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智改數轉’診斷、企業上云三大行動,目前合肥八成以上規上企業完成‘智改數轉’線上診斷,合肥推進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