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泰伯網主辦的wgdc2020第九屆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在北京舉辦。騰訊地圖副總裁謝建家發表主題演講,提出地理信息產業當前面臨的4大挑戰,倡議共建互聯互通的數字生態底盤。謝建家認為,對數字生態來說,底盤是基礎數據、基礎引擎和基礎平臺,共建開放的數字生態底盤,能有效助力地理信息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推動地理信息產業創新轉型升級。
335 >
(騰訊地圖副總裁謝建家發表主題演講)
共建數字生態底盤,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國家在十九大報告中做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的重大戰略部署。“地理信息產業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謝建家認為,地理信息系統作為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統,能加速推進“新基建”發展落地;地理信息行業解決方案可以為政府和商業提供數據依據,助力科學決策,提高運營效率;地理信息技術也在源源不斷地推動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
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但機遇與挑戰并存。謝建家表示,面向未來,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存在四大挑戰:第一,數據的全息感知和實時精準的更新,還處于初級階段。搭建一個數據系統容易,養活一個數據系統很難;第二,數據、引擎、平臺的互聯互通不夠,甚至基本不互通,信息不一致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第三,建設一個數字孿生gis系統的成本高昂,c端用戶因為平臺限制無法參與互動。第四,gis數據信息安全,各個平臺的安全能力參差不齊,專網私有云維護成本高昂,公有云又不能滿足安全要求。
為了解決地理信息行業遇到的4大挑戰,破解發展前進中的難題,騰訊提出與行業共同構建互聯互通的生態底盤。謝建家說:“騰訊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積累了鮮活的地圖數據、深厚的技術能力和全面的用戶觸達能力,依托這些優勢資源,騰訊將與行業攜手共建互聯互通的數字生態底盤,共同推動地理信息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行業各方互聯互通,位置服務大顯身手
共建數字生態底盤的提出,源自謝建家在地理信息行業深耕近二十年的經驗和洞察力。在他看來,在消費互聯網里,地圖基礎數據一直在更新,是鮮活的,不僅每個場景都在貢獻數據,并且整個數據互聯互通,再加上信息安全是統一管控的,這些對地理信息產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又有很大不同,場景和平臺需求的差異化很大,解決方案需要貫穿的路徑很長,這決定了產業互聯網的生態底盤不是單由一個公司就可以完成的。相關的行業標準、數據協議標準、服務接口標準、硬件參數標準還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行業協會的組織和企業的參與。
“這些都凸顯了共建數字生態底盤的重要性。”謝建家認為,基礎數據從自建升級為共建,需要開發者和業主改變傳統模式,共同升級項目方案。另外,共同構建生態底盤需要“場所”,需要專有云或專區云的模式,來提供集約化的數據和服務交換場所等。
“期待行業各方與騰訊合力共建數字生態底盤,匯聚中國發展磅礴力量,見證網絡強國澎湃動能!”謝建家說。據悉,騰訊自2018年啟動戰略升級擁抱產業互聯網,基于騰訊在ai、云計算、5g、大數據四大領域的基礎建設,深度結合內容、服務、社交三大超級生態,在智慧出行領域取得亮眼成績。值得關注的是,騰訊位置服務是騰訊智慧出行戰略的核心業務和基礎設施,以開放合作的姿態,利用專利技術結合海量數據生態,以及對不同場景中的用戶、商業需求的深入洞察,為各行業企業的降本增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為用戶的出行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另外,騰訊位置服務lbs數據量高居行業第一,日均30億次的poi檢索,通過支持近百家行業企業的應用,每天向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10億用戶提供著相關的位置服務。
來源:國際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