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金康賽力斯兩江工廠的焊裝車間內,工作人員僅需負責智能化設備的監控。新華網 彭博 攝
新華網重慶2月28日電(韓夢霖)連日來,重慶市按照疫情實際情況和發展態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多措并舉保障企業逐步恢復生產秩序。在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區內,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金康賽力斯兩江工廠也已經有序復工,由于在設廠之初就通過高度智能化實現了“機器換人”,大大降低了疫情對復工的不利影響,顯示了智能制造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獨特優勢。
走進這座占地面積近800畝的大型新能源汽車制造工廠干凈空闊的廠區,除了作業區的裝卸車之外,幾乎見不到工人走動。步入焊裝車間,卻是一片后工業時代的繁忙景象,只不過這里不是想象中的人頭攢動,而是無人化的繁忙有序——
巨大的工業機器人手臂翻轉挪移,輕巧地將大型汽車零部件在空中抓來送去,下一道工序的機器人手臂精準焊接,鋼鐵和電氣化的聲音在敞亮的車間里回響,agv小車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沿著鋪設磁釘的軌道將零部件送到一個個焊裝機器人工位……而這一切只靠幾個技術人員在生產線旁的屏幕上點擊操作。
據介紹,該工廠的焊裝車間已經實現了全無人化操作,相比需要上百人的傳統汽車制造企業的焊接車間,偌大的廠房里只有幾個工人在監督機器人干活。
2月27日,金康賽力斯兩江工廠已實現有序復工。新華網 彭博 攝
在總裝車間里,已經有“新鮮出爐”的車輛排著隊經過最后的檢測線,工人們只需要配合機器細心檢查,檢測合格就可以為它們“開綠燈”放行了。
金康賽力斯兩江工廠總經理張加奕介紹,“智能制造所形成的智能化、數據化、少人化優勢在疫情期間充分凸顯,既確保了復工人員的健康安全,同時也確保了生產及產品品質的可控。”
據了解,這家科技含量極高的智能化工廠按照工業4.0標準打造,擁有全球一流的硬件設施。沖壓、焊裝、涂裝、總裝,以及電池pack和充電檢測車間,擁有超過1000臺智能機器人,關鍵工序100%自動化,100%全時在線檢測。
目前,這家大型制造企業900多名員工中已經有400多人返崗復工,為了確保疫情防控,當前所有在崗工人均為重慶本地員工。此外,該工廠還制定了嚴密的防控預案和嚴格的規章制度,嚴格管控外來人員進入工廠,工人進入和離開車間都需要測體溫,全程需佩戴口罩,在就餐時為了避免在食堂集聚,采用送餐制,直接將盒飯送至工人的工作崗位就餐。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