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具有強大技術、資金、裝備優勢的世界叉車生產巨頭和具有靈活經營機制、產品價格優勢的民營企業競爭的雙重壓力和挑戰,安徽叉車集團公司根據“多品種、小批量、高質量”的現代生產格局,結合自身優勢,積極進行結構調整,變單類產品
群為多類產品群,全力打造企業可持續性發展之路。而合力工業園的破土動工,標志著這一戰略的正式啟動。
安徽省叉車集團公司1985年引進國際先進叉車制造技術,在十幾年的時間里,經過消化、吸收、創新并同步進行大規模的內涵技術改造,使公司由原來僅能生產單一品種的企業發展成為可生產各種內燃叉車、電瓶叉車、輕小型工業搬運車、倉儲機械和其它工礦機械產品的大型企業,并具備叉車關鍵零部件的核心制造能力,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自1991年以來連續13年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合力叉車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
據安徽叉車集團公司市場專家分析,由于叉車行業的局限性,多來該行業雖一直有增長趨勢,但增長的幅度不大,國內2002年總銷量只
有3萬臺左右,世界叉車市場也一直保持在50—55萬臺。種種事實表明,合力要在叉車產業上進一步強大,不能完全依賴于國內市場,必須立足于國際市場,以更大的投資、更強的實力參與國際競爭。
同時,由于東南亞經濟轉好以及歐洲、拉美、東歐等地區需求持續增長,全球工程機械市場保持平穩增長。我國工程機械歷經50余年的發展,在世界上已進入工程機械生產大國行列。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保持快速、穩健發展,工程機械行業在支撐和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方面已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中國的西部開發工程、南水北調以及奧運工程等重大基礎建設的相繼開工,工程機械的國內市場前景良好。因此,合力在提高叉車產量的同時逐步擴大工程機械制造領域是非常必
要的。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面臨的是“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的現代化生產格局。各叉車生產企業為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都在結合自己的優勢進行結構調整,加快自身發展,擴大產品品種和產量。而從世界叉車市場的需求上看,隨著人們環保節能意識的增強,市場對電動叉車的需求將會快速增長。同時,現代企業對物流系統更為重視,對合力的要求不再只是產品供應商,而是最終解決方案供應商。所以,合力大力發展電動車輛和倉儲物流系統勢在必行。
此次安叉集團公司核心企業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合力工業園,是在國內外經濟前景較好的條件下,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迎接挑戰,進行第二次創業,集中提高企業綜合實力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大舉措。
合力工業園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該項目采取總體規劃、分期、分步實施的原則,分三期實施。其中一期用地約400畝,計劃投資5.15億元,主要新建備料中心、電動車輛生產聯合廠房、橋箱生產聯合廠房及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期為18個月,自2004年2月開始動工,2005年末建設完成,后續項目將邊建設、邊投產。
合力工業園項目建設完工后,安徽叉車集團公司力爭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利稅12億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并將帶動一批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吸引大量外資進入。同時,能創造數千個直接和間接就業的機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