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年8月13日起,我國有10類機電產品在出口歐盟時將被額外征收一筆回收費用,該筆費用將用于歐盟回收電子垃圾。有關人士估計,這次征收的電子垃圾費用的幅度在1-20歐元,部分大型家電回收費用則更高。
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大部分企業并沒有出臺相應的對策,繼遭受了美國在彩電領域的反傾銷打擊后,歐盟這一新的“環保壁壘”無疑給企業帶來了新的難題。但有關企業認為,環保是大勢所趨,政府應盡快改變我國電子垃圾回收領域相關法規缺位的現狀,使國內企業在該領域與世界同步,減小相關壁壘造成的沖擊。
新指令涉及我百億美元出口額
去年2月13日,歐盟公布了《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weee指令要求,在歐盟成員國內,電子電氣設備生產商在2005年8月13日以后,負責回收、處理廢棄的產品,進口產品則須繳納相應的回收費用。同時,rohs指令規定,在2006年7月1日進入歐盟的電子電氣產品還不得含有鉛、鎘、汞、六價鉻、聚溴聯苯、聚溴二苯醚等6種有害物質,我國企業在出口歐盟時,含有這些物質的產品必須用新型的環保材料代替。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初步統計,兩指令涉及的10類產品包括家電、it和遠程通訊設備、照明設備、電子電氣工具、玩具及休閑設備、醫用設備等。2002年我對歐盟出口這10類產品金額約100億美元。
記者從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了解到,目前歐盟已成為我國家電出口主要市場,去年我國出口歐盟家電金額達20多億美元,約占我國家電出口總額的1/4。
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有關人士介紹,2002年公司對歐盟出口額為1.3億美元,屬于指令范圍內的產品占出口額的70%,預計2004年公司出口額將達1.5億美元,兩指令的實施將使出口額減少30%-50%。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鄭國偉認為,歐盟兩指令的實施,必將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產生嚴重影響。他呼吁有關企業引起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對不符合歐盟環保要求的產品加強科研投入,開發替代品。
不過,現階段國內多數企業并沒有就兩項指令出臺對策。有關彩電企業表示,由于歐盟目前對中國彩電出口實行配額限制,僅為40萬臺,因此歐盟新指令對于彩電企業影響不大。創維集團有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歐盟新指令對國內企業出口肯定是一個壁壘。但他認為,國內企業應該加大平板顯示產品的出口,等離子彩電以及液晶彩電用的材料都是環保型,可以突破這個壁壘。
國內相關法規有待出臺
與歐盟環保標準相對應的是,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規范的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廢舊家電回收和處理完全是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自發進行的。廢舊家電的無序回收,以及原始落后的拆解處理造成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情況十分嚴重,同時也給使用舊家電的消費者帶來了安全隱患。
中國機電商會法律部主任高向軍認為,歐盟新指令盡管會給國內企業相關產品的出口帶來一定影響,但歐盟這些措施并非只針對中國企業,從長遠看,將促使我國企業采用新技術,提高環保標準,盡快與國際接軌。有資料顯示,早在1998年5月,日本就通過了《特定家用機器再商品化法》,2001年4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而最近,美國聯邦政府決定撥款2500萬美元支持大規模回收處理舊電腦。業內人士認為,電子垃圾回收是世界環保的重點內容,中國企業只有樹立了正確的環保意識,才能真正與世界同步,在出口領域不至于屢次遭遇“環保壁壘”。鄭國偉也認為,歐盟新指令將促進我國電子電器工業的技術進步,改進產品技術構成,調整產品結構。他認為,我國應參照歐盟做法,制定相應的適合國情的環保法規并逐步加以實施。
近日,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目前國家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著手研究建立我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在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成功經驗、考慮我國現階段國情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以生產者責任制為核心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初步方案,并正在起草制定《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歐盟環保指令實施時間表
1.2004年8月13日:
歐盟各成員國將兩指令寫入本國法律的最后期限(該時間曾被許多媒體傳為歐盟對相關進口產品開征回收處理費用的起始日期,本報為此求證商務部及業內權威人士得知,開征回收費用起始日期應是2005年8月13日);
2.2005年8月13日:
報廢電子電氣產品回收體系、處理及成本支付系統必須開始運轉,兩指令必須開始作為各成員國法律生效;
3.2006年7月1日:
含有rohs指令禁止使用的重金屬以及聚溴二苯醚(pbde)和聚溴聯苯(pbb)等阻燃劑的電子電氣產品將被阻擋在歐盟市場之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