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迷你廚房兒童廚具主題玩具在電商平臺上賣得很好,有的兒童廚具甚至月銷量超過4萬件。
除了網上熱銷,線下實體店也以此類玩具為主。特搜來到廣州玩具配送中心萬菱廣場。許多企業強調這個玩具可以煮和吃。
更多的企業宣傳這是教育部最新頒布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因為標準中有一個任務組是烹飪和營養。那么,這些流行的兒童廚房用具安全嗎?在使用之前,應該先了解哪些食品安全知識?
專家提醒孩子在工作前要注意廚具的安全意識。
江卓勤,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教授:
很多兒童餐具都是塑料做的,相對來說不容易打碎保存,但這種餐具需要食品級塑料。
如今,塑料底部將有1到7個三角形回收標準。加熱塑料為5號聚丙烯塑料,可微波加熱至100℃,若為其它塑料級,則不能用于加熱。
上圖是塑料等級的標志。建議您在考慮是否為兒童購買此類產品之前,首先童購買此類產品。不銹鋼兒童廚具也應注意涂層剝落和重金屬超標。
江卓勤,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教授:
無論是塑料還是不銹鋼,都不建議儲存酸堿食品或飲料,如醋,容易溶解重金屬。
據了解,我國沒有所謂的兒童廚具標準,絕大多數廚具都遵循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金屬材料及產品用于食品接觸,QB/T 2174-2006《不銹鋼廚具》等標準。雖然兒童廚具尺寸較小,但對它的要求并不比廚具少。
因此,在購買前,建議慎重選擇,注意產品安全。
除廚具安全外
培養學生食品安全觀念
除了廚房用具的安全外,家長和學校還需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更全面的食品安全概念。專家說,如果生食,小學生最好做一些蔬菜、水果,而不是生肉。由于生肉難以控制食品安全,必須進行熱處理。做一些冷盤,如果切肉,以確保案例板、菜刀等食品安全。
根據相關勞動課程標準,在烹飪方面,1-2年級的學生應參加簡單的家庭烹飪勞動,如選擇蔬菜、洗蔬菜等;3-4年級的學生應學習制作冷盤、拼盤、蒸和烹飪方法,如加熱饅頭、饅頭、煮雞蛋、餃子等;5-6年級應制作2-3道家常菜,如番茄炒雞蛋、煎雞蛋、燉骨湯等,并設計營養食譜;7-9年級應設計每天三餐的食譜,獨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
在學習這些烹飪技能之前,專家建議首先教學生食品安全知識,例如,生熟分離,成分的中心溫度至少應達到70或80度以上,以避免冰箱交叉感染,正確洗手等。是先切還是先洗?筷子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更換?這些食品安全知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