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這種機器,很多人可能只是聽過卻沒見過,殊不知這聽起來很普通的機器在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建設中可是起著重大作用。
機床指的是制造機器的機器,亦稱工作母機或工具機,其種類多樣、功能各異,常見類型有車床、磨床、鉆床、數控機床等。
中國制造業的興起與機床密不可分,然而前些年中國機床基本上被日本、德國壟斷,尤其是在數控高精度機床的市場,他國占了中國約70%的份額。
但好景不長,到2018年,日本“統一”中國機床市場的局面被顛覆了。
據日媒報道,日本機床工業協會布的2月機床訂單額(確定值)顯示,對中國出口訂單額同比減少50.4%,連續12個月低于上年,對華出口額減少5成,至140億日元(約8.5億人民幣)。
明明一年前的巔峰期,日本機床的中國訂單還占了3成之多,如今卻銳減到2成,這頹勢來得跟龍卷風一樣快,席卷走了大量盈利。
是日本機床技術不夠先進了嗎?
當然不是,雖然中國機床的追趕速度很快,但離日本還有小10年差距。
是日本沒有把握好良機。
尤其之前日本宣布禁止華為,很多生產用于制造手機零部件的機床公司不敢輕易接受訂單,因此錯過了華為帶來的絕佳紅利期。
此外,由于中國的智能手機和汽車市場趨于飽和,這也大大影響了機床的訂單數量。
當然日本也不會坐以待斃。
據日媒報道,日本機床制造商德馬吉森精機(dmg mori seiki)將從2019年1月開始,向印度出口在中國生產的機床。
印度的機床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過去30年該國的制造業平均每年增長超過7%,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6%~20%。
在中國賣不動就去印度賣,日本也算是非常識時務了。
來源:海外情報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