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濤介紹人工智能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張明明 攝)
央廣網寧波3月28日消息(記者杜金明)“人工智能技術能促進教育公平,通過人機教學的模式,讓年輕教師擁有和資深的優秀教師一樣的經驗,(從而)把優質教育資源輸入給偏遠山區。”80后創業者蔡志濤堅信,人工智能將改變教育的未來。
當過翻譯,做過老師,辦過校外培訓機構,如今又跟幾個大學時代志同道合的校友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科技公司——北極星,33歲的蔡志濤是一個 “不安分”的人。“老師依賴人工智能不是壞事情,我們的目的就是把教書和育人分開,老師最大的作用是育人,教書留給人工智能。”當過老師的蔡志濤對現在教育存在的問題了然于心,他和他的團隊立志通過“ai+教育”逐步改變現狀。
北極星從成立之初就專注“ai+教育”領域,目前擁有國內頂尖的人工智能教育技術博士團隊、教育教學團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20多項。公司主營產品北極星aitutor于2015年立項啟研發動,研發歷時3年,研發投入數千萬元。現有北京、寧波、武漢三個運營及研發中心。
北極星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應用于“ai教學助手、ai人機共教、ai作業減負、ai人機學習(自適應學習)”等場景,貫串“教、學、測、練、評”教學全流程,包括學情分析(精準分析定位學生薄弱知識點、學生學習行為與專注度分析)、個性化教學(精準教學、精準作業)、智能批改、測評分析等關鍵教學環節,把教師從重復性、機械性的事務中解放出來,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減少約40%的“無效作業”,實現“千人千面”的高效個性化學習,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輔助教學與學習,助力教育“減負增效”。
蔡志濤認為,沒有ai的個性化教學都是“偽個性化”,北極星提倡通過“ai人機共教”,讓因材施教成為現實,通過ai人機學習(自適應學習)幫助學生實現輕松高效的個性化學習。“目前有2000多家學校在使用北極星的產品,預計今年將增加到7000—8000家。”蔡志濤預測,未來3年,將是在線教育市場,特別是 “ai+教育”市場應用的爆發期。
蔡志濤的公司曾獲央廣網“ai人工智能教育領軍品牌”、騰訊網“科技領先教育品牌”等殊榮。蔡志濤和他的團隊也因此受到社會資本的關注,目前,北極星已經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西電天朗創投/聚卓資本領投、聚科資本跟投,此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市場拓展、產品升級,以及建設人工智能實驗室ailab等。這是北極星獲得的第三筆融資,此前曾獲得400萬種子輪、1000萬天使輪融資。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