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網—陽光報(記者 史超 通訊員 史宗元)今年以來,黃陵礦業發電公司以nosa管理為抓手,以人的安全行為治理為主線,以設備綜合治理為重點,堅持“向前看”、“往回看”、“朝遠看”的缺陷管理思路,不斷提升設備管理水平,力爭實現主設備完好率達到100%。
“這個‘先手棋’是一個多向的過程。‘向前看’,是說要從當前的設備檢修入手,確保設備運行起來的安全和穩定。‘往回看’,是說在系統和設備優化的工作中,要預想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朝遠看’是說要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吸取有益的營養成分。設備管理中,這三方面缺一不可。”該公司發電一車間負責人楊增增介紹。
向前看
據了解,機組運行期間,該公司積極做好設備運行的工況記錄和設備缺陷的統計工作。機組檢修階段,各專業根據記錄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檢修工作。針對具體設備的檢修,該公司設備部做好檢修質量的跟蹤和驗收工作,做好詳細的臺賬記錄。另外,根據不同系統對應的生產隱患,加強人員的檢修培訓工作,確保檢修人員對檢修工作形成系統性的認識。
“5#機組運行期間,3#機真空出現波動現象。這次停爐檢修,我參與了汽輪機真空系統的檢查維護工作。由于運行時間較長,檢查發現凝汽器的凝汽管里含有積垢,影響凝汽器的換熱性能,進而影響了機組真空的穩定性,我們利用高壓水槍對凝汽管進行沖洗。另外射水池有不少沉積的泥沙,為確保射水泵的穩定運行,我們對射水池進行了清理。這些設備的運行工況都和運行起來汽輪機的真空息息相關,運行起來就沒有處理的條件了,這些工作必須提前做好。”參與該公司2期5號汽輪機檢修工作的集控運行員田京龍說到。
據了解,在5號汽輪機凝汽器、射水池均為空間狹小的區域,工作環境相對陰冷、潮濕,給檢修工作開展帶來不少難度。在檢修期間,該公司組織檢修人員對射水泵、給水泵、風機等設備進行檢查,油質不合格進行更換,清除變頻器、繼電器等電子元件積灰。細致開展鍋爐檢修中的水壓試驗、漏風試驗、流化試驗,以及電動閥門、閥門、擋板及調節門的調試,設備檢修的每一項工作都是在“向前看”,都是在確保機組在下一個運行周期的安全和穩定。
往回看
在設備檢修過程中,有一個關鍵一環就是從“前”往回看。這個“前”的立足點就在預控的風險點上,核心工作就是對生產系統和設備的進行優化。每年冬季,發電公司負責著整個礦區的供暖工作,該公司經過系統改造,將凝汽式供暖,改為抽汽式供熱,利用汽輪機做過功的乏汽進行供熱,進一步降低了能耗。今年春節期間,供熱壓力不足,該公司立即投入二期減溫減壓器,很好的緩減了春節期間的供熱壓力,有效保證了冬季供暖工作。
“在系統改造時,我們要提前預想到可能出現的狀況,從而做好相應的風險預控措施。我們許多系統和設備的優化改造都是基于這個原則的。”該公司發電一車間副主任洪衛林介紹到。
據了解,去年以來,該公司先后開展的冷渣機冷卻水改造、二次風道改造、脫硫脫硝改造,以及零米除塵改造和相關泵與風機的變頻改造,均是基于風險管控和成本控制的雙向考量。
“風險預控在設備管理中,立足要有超前性,這是我們防范風險的‘先手棋’。當然,這步‘先手棋’不是臆想出來的,是建立在長期的經驗積累、教訓總結和尊重科學規律的基礎上得出的。設備有設備的運行方式,系統有系統的運行規律,例如設備周期性的切換,大修后的試運轉,都是建立在設備安全生產的規律總結上,在這基礎之上,才有‘先手’可言。”楊增增說。
朝遠看
對標管理,是該公司設備管理“朝遠看”的“先手棋”。該公司于內部開展橫向的對標學習,通過各部門間通過相互對標學習,開展“比、學、趕、超”活動,切實促進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強化自身過硬的管理能力基礎上,該公司積極加強對外同類機組的管理、運行和系統、設備優化的縱向對標學習,圍繞自身生產實際中的瓶頸問題,有針對性開展攻堅學習,去年以來,先后到華潤首陽山電廠、內蒙古京泰電廠等單位對標學習,并邀請了華潤電力、華南理工大學等單位的專家進廠指導授課,通過學習借鑒優秀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不斷挖掘公司內在生產和管理潛能,切實增強公司設備的管理能力,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來源:陽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