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強勢,歐洲主要工具機大廠陸續將生產基地外移至東歐地區,走中高階產品路線為主的臺灣廠商,包括亞崴、高鋒工業及臺中精機都放眼東歐,積極搶攻。
王正青指出,歐洲主要工具機生產國都面臨歐元超強困境,并重新調整策略,研發更新一代高質量、特殊功能、高速與高精密工具機,并將東歐納入生產與營銷的范圍。
因此臺灣工具機產業將有更多新機會,包括汽車、半導體、信息、通訊、電子等產業持續增產,提供工具機更多機會。如何調整產品及滿足客戶需求,已成為臺灣廠商重新思考的問題。
亞崴機電、程泰機械董事長楊德華表示,今年德國工具機展(emo)中,亞崴接獲8,000萬元訂單;程泰也有6,000萬元。其中除60%訂單來自西歐,其余以東歐國家為主,較四年前emo展成長1.6倍。
高鋒工業今年在emo展接獲4,900萬元訂單,其中捷克、保加利亞等地的訂單就占30%。高鋒高級顧問詹志成說,加強開發東歐市場已是趨勢。臺中精機接單金額逼近1億元,俄羅斯等東歐國家的訂單有明顯成長。
楊德華指出,近幾年亞洲的制造中心在大陸及泰國、印度;歐洲的制造中心則外移至土耳其、波蘭等國,留在西歐的都是車銑復合、多軸切削中心機等較高階的產品。
據分析,歐洲主力大廠均選定汽車、航天、模具為主力服務與營銷的產業,由于功能、質量與價格均是世界第一,亞洲除日本有部分機會,其它都很難與其相抗衡。
尤其,dmg走大量生產泛用機型方式,采用東歐以oem代工來降低成本與量產后,在全球的競爭力將大幅上升,各國工具機廠商想以低成本競爭,將會更難。
楊德華認為于東歐的工資與技術水準較為低落,不必買到高階工具機機種,臺灣工具機廠商走中高檔路線,轉進東歐此時正是機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