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朔爾茨將訪問中國,其隨行團隊包括德國家電知名品牌西門子總裁Busch。他在之前的采訪中公開表示,這次訪問中國是一次"良好的信號",這表明"我們對對對話保持開放態度",以及"我們繼續對與中國的聯系感興趣。"
據外界專家分析,朔爾茨對中國的訪問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他反對與中國脫鉤,希望加強中國、德國和中歐之間的經貿合作。那么,德國總理訪問中國會在促進中國國內德國家電品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嗎?
德國家電與中國關系密切
要說德國家電品牌在中國大家都很熟悉,就繞不開西門子和博世。
據了解,西門子最早在中國開展商業活動可追溯到1872年。150年前,西門子向中國提供了第一臺指針電報。1985年,西門子與中國政府簽署了全面合作備忘錄,成為第一家與中國深入合作的外國企業。目前,西門子在中國擁有3萬多名員工、40多家經營企業和20個研發中心。西門子總裁還表示,他將繼續擴大在中國的業務。
博世則是1909 20世紀80年代以來,博世公司在中國成立了10個代表處、5家貿易公司和1家貿易辦公室、9家獨資企業和9家合資企業,均由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領導。目前,博世的所有業務部門都在中國定居:汽車技術、工業技術、消費品和智能建筑技術。博世在中國已經存在 37 在上海設有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在家電出口方面,中國和德國也是電最大的進口來源。據德國電氣行業協會介紹(ZVEI)據統計,2020年德國電器行業對華出口總額為233億歐元,同比增長6.5%,超過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美國以173億歐元的出口額成為德國電器行業第二大出口市場,但較2019年大幅下降9.8%。中國也是德國最大的電器產品進口來源。2020年,德國從中國進口電器產品總額達到549億歐元,同比增長5.8%。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德國電氣電子行業總出口達到2246億歐元,同比增長10%,再次突破歷史新高。中國的出口額為251億歐元,同比增長7.7%,仍保持第一位。今年,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說法,德國進口了大量的能源危機加熱爐,其中近三分之二來自中國。
可見,中國與德國在家電行業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國有企業崛起帶來的旁落
中國家電企業在國內家電市場崛起后,不僅索尼、東芝、松下等日本家電受到沖擊,德國家電市場份額也下降。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18年以來,西門子高端冰箱產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一直在下降。與市場份額相對應的是,其銷量同比下降21%;總收入同比下降16%。西門子另一個核心行業的洗衣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銷量同比下降8%,年收入也下降了14億元左右。
此后,隨著家電市場逐漸紅海化,西門子的高端優勢也在消失。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在行業整體漲價的情況下,高端產品性價比更加突出,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家電行業從低價向高價值轉變。分析師指出,卡薩帝,比佛利,COLMO、方太、華帝等高端家電品牌正在逐步崛起。根據中益康數據,2021年6月,西門子優勢產品冰箱在全國線下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在線市場排名第八。排名前三的是海爾、美的、,均為國產品牌,占國內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
許多家電經銷商也表示:近年來,西門子家電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和比例一路下降,應該繼續下降。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會主要推廣西門子家電產品。 據悉,代理西門子產品的利潤正在下降。與同行銷售的每件商品的傭金5%至10%相比,西門子的傭金比例只有2%,這也是代理商對其產品銷售熱情不高的原因。
面對困難,西門子也轉移了重心。2020年,西門子能源正式分拆上市。目前,西門子被定義為一家專注于工業、基礎設施、交通和醫療領域的科技公司。轉型為科技公司后,我們設定了更高的財務目標:加快盈利增長,更加注重現金流。此外,除實體業務外,其他業務的經營狀況將更加清晰透明。西門子首席財務官Ralf P. Thomas表示。
另一個品牌博世在中國的經歷也是如此。2019年,博世在亞太地區的營業額下降了約10%,主要是由于中國業務的下降。博世的解釋是,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的原因是消費者基本上是家電品牌的首選,包括BSH國外品牌的影響很大。
如今,總裁Busch我們將親自訪問德國總理,他是否會鼓勵他的新中國同事,德國總理訪問中國是否會給德國家電在中國市場的生存帶來積極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