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未來將屬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類
2019-03-11 18:30來源:科技快播//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未來將屬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類
隨著科技進步,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滲透到不同行業的應用之中,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智能音箱的誕生,讓大眾充分體驗到語音交互的便捷,而虛擬主播、ai記者助理以及智能語音翻譯機等產物的出現,也標志著智能化時代將至。
提到人工智能,不少市民認為其遠在天邊,卻又近在眼前,究竟ai能為人類做些什么?又應當怎樣看待兩者之間的關系?基于這些疑問,在近期2019全國兩會特別節目《我的兩會》中,央廣網特邀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做客,共同探討有關人工智能發展的暢想與觀點。
據中國之聲官方微博介紹,采訪過程中,劉慶峰向央廣網記者展示了訊飛智能錄音筆的語音轉寫功能,可以一字不漏地識別對話并將聲音轉為文字輸出,適用于大型會議中的媒體報道任務。目前,已經有部分媒體運用這項“神器”進行兩會新聞播報,較往年而言,大幅度提升了新聞從業者的工作效率。
劉慶峰還表示,利用人工智能語音合成識別技術,聽障群體可以“看得見”電臺廣播。而在醫療領域,科大訊飛率先推出了智醫助理——全球首個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評測筆試的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協助醫師診斷肺結節、乳腺癌等疾病,同時具備擔任全科醫生的潛質。
此外,這位履職17年、連續4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企業家還向記者透露,如果不做基礎研究,很可能過了十年以后,在人工智能的全球賽道上科大訊飛會被淘汰掉,但只要踏踏實實做應用,頂天立地往下做,二十年之后一定會取得成功。
之所以如此定論,很大程度上依靠于近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視,以及各項政策展現出的重大利好,例如將電費下降10%,寬帶費用下降15%。這些改革舉措都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前進奠定了基礎,彰顯政府與時俱進的創新態度。
如今5g與人工智能同為熱門話題,用數字經濟向群眾闡述著科技如何為社會生活帶來日新月異的改變。對此,劉慶峰深有感觸,他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僅僅是單個企業、單個科研人員的事情,而是一個整體的社會系統工程。”
在2019年兩會提案中,劉慶峰圍繞人工智能社會管理機制給出了諸多建議,包括將罕見病患者康復治療開支項目納入醫保,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同步匹配法律體系的建設,完善倫理和人文方面的相關規定等等。
劉慶峰指出,未來將屬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類。“比人類更強大的,絕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人類”,這亦是高科技企業科大訊飛一直秉持的核心價值觀。讓溝通從“ai”開始,從“愛”開始,未來科大訊飛還將逐步推動有關人工智能在醫療、教育、交通等多行業的深入落地應用,帶領人工智能走向社會大眾。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閱讀 ()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