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補貼還沒有確定,產銷旺季還在繼續
2月1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宣布,2019年1月的汽車生產和銷售分別為91000輛和90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13%和138%。由于2019年新補貼政策尚未最終確定,1月份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仍處于旺季。其中,乘用車的絕對產銷規模在第三季度末仍達到峰值水平。在新舊車型轉換后,a00級車輛將繼續釋放。預計2019年仍將構成重要市場。a0/a級車輛預計將根據新版本政策的要求進一步升級,續航里程超過公里,系統能量也將增加。密度突破180wh/kg,為個人消費市場的開放奠定了技術基礎。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預計在2019年達到180萬輛。
400公里續航標準的新高能量密度
2月14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年第一批),包括49家企業的106款車型。2019年列入目錄的第一批300公里及以上純電動客車占89.1%,平均行駛里程367.8公里,較2018年第13批增加2.4%,最大行駛里程510公里,平均能量密度148wh/kg。與此同時,11款160wh/kg及以上的車型達到了182.44wh/kg的歷史新高。非快速充電純電動客車的平均能量密度為141wh/kg,ekg小于0.15wh/km.kg,占總能量的53.13%。純電動汽車的平均能量密度為142wh/kg,范圍為293km。與2018年的技術參數相比,純電動汽車的平均能量密度為142wh/kg。
中游價格跟蹤:市場復蘇緩慢,價格壓力持續
據中國化工物理電力行業協會披露,動力電池:在新補貼政策尚未出臺期間,上下游處于議價階段,市場價格仍不穩定,主流動力電池組以1.1-1.2向公眾報告。元/小時陰極材料:ncm523動力三元材料主價15.5萬元/噸,高鎳三元材料約24萬元/噸,磷酸鐵鋰材料主價5萬元/噸以下。隔膜:主流9微米基膜1.8-2元/平。電解質:電解質產品主流價格為34-45萬元/噸,高端產品價格為7萬元/噸,低端產品價格為23-28萬元/噸。負面材料:低端產品主流為23-31000元/噸,中端產品45-58000元/噸,高端產品70000-90000元/噸。市場正在緩慢復蘇。
投資建議
新能源汽車增加了2016輛乘用車、2017年a00輛乘用車和2018年a0輛乘用車。2019年,高耐久性a級汽車及其供應鏈將通過技術優勢提升市場份額。中游制造業建議關注寧德時代、當生科技、普泰來、新零邦、星源材料等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