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北京秋天到來,工程機械市場也在經歷了春天的“成長”,夏天的“考驗”獲得了期待的成果,記者在幾個較大的交易市場了解到,工程機械銷售、租賃勢頭良好。有專家預計,未來北京市場還將有強勁的需求。
裝載機經銷商劉敢先生對記者說:“進入9月份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裝載機已經銷售5臺,租賃6臺,這相當于前半年的業績。最讓人高興的是,此次交易的5臺機械,都是現款交易,沒有存在“拖賬”的問題。而就機械的流向而言,2臺去了河北,2臺去了山西,1臺留在北京。”
挖掘機經銷商李民也對自己目前的交易成果表示滿意,他認為下半年工程機械市場明顯比上半年好。尤其是進入 8、9月份,成交量大增,單在9月前半個月他已經銷售出去3臺挖掘機。其中2臺流向山西,1臺留在北京。
記者在西三旗工程機械交易市場中看到,以前堆放的機械已經減少了相當的一部分。部分經營者告訴記者,他們的機械主要是以租賃為突破口,8月份開始,機械租賃開始比較多了。目前手里的機械基本上每天都有“活兒”干。
為什么北京工程機械市場會在這個時候轉好呢?
業內專家孫偉先生告訴記者首先這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有關,中國第二季度高達11.3%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表明,中國經濟仍在強勁增長,這一利好因素相應必然會影響到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的生產及相應的市場需求。北京是經濟中心,它能夠快速、及時反映中國的經濟動態,因此北京工程機械市場首先轉好在情理之中。
第二,國內宏觀調控措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從2003年下半年,經濟宏觀調控開始,到2006年上半年宏觀調控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使得經濟正常增長之外同時保證了經濟質量。工程機械行業同樣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經歷了自身的調整、控制發展,2006年開始逐步適應了市場需求,6月份之后取得銷售成績是調整發展的結果。
孫偉認為,奧運前期北京一些配套建設項目規模正在增大,是影響工程機械的需求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進入 2006年下半年開始,北京加強了奧運會一些配套設施項目的建設,特別是路面改造方面,實施了相當大的力度,這本身就在催生工程機械市場的利好。而為使自己能夠沾上“奧運經濟”的澤被,北京周邊的省份如山西、河北,也加大了自身的改造建設。北京工程機械市場種類齊全、價格公道、地理距離近等因素,使得這些省份的使用者甘愿從北京購買機械到當地使用,這同樣使得北京工程機械市場轉好。
工程機械銷售商關先生則認為,從工程機械行業本身看,這幾年里經歷了痛苦的調整,目前的行業質量比較高,企業也從過去的“大而全”,在“做精”、“做細”的層面取得了成績。取得目前的效果是行業積累的結果。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調整是促成銷售的重要推動力。比如裝載機行業繼“代理制”、“返利”等營銷模式和手段廣泛應用之后,“預付貨款銷售”開始在業內推行。這種方式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資金實力、銷售能力較強的代理商針對制造商提出的返利條件,獲得返利之后以較低的價格快速銷售產品;另一種是通過預付貨款直接獲得更低的代理價格,沒有因廠方調低價格帶來的風險。這種方式規模快速擴張、急欲提高市場份額的企業來說尤其重要,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資金壓力,并從總體上降低回款風險,代理商也可以執行更具競爭力的市場價格。
面對北京工程機械市場轉好的趨勢,孫偉先生也提醒,今后幾個月到明年,北京及周邊的配套設施建設還將繼續,市場需求會將上升,但是廠商一定要對市場容量有所預測,不要將產品一哄而上,同時一定要避免為搶占市場而采取價格大戰的做法,通過共同發展維護這個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