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以下簡稱“灣高賽”)頒獎儀式在廣州舉辦,現場為50個獲獎項目及相關單位頒獎,40個項目達成轉移轉化和投融資意向合作20.63億元。
據介紹,“灣高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旗艦活動,自2019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五屆,已成為國內知識產權領域具有非凡影響力的一項賽事。大賽以知識產權激勵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平臺作用凸顯,成功探索了一套通過大賽將知識產權政策、資本、產業等資源相融合,促進知識產權商業化的新模式。
本屆“灣高賽”以“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戰略性產業集群專利。賽事自2023年8月啟動以來,始終堅持賽宣結合、賽訓結合、賽育結合、賽投結合,在參賽規模、成果轉化、招才引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據悉,本屆“灣高賽”有809個海內外項目參賽,參賽項目數量創歷屆新高,技術領域分布多元化,創科生態蓬勃。獲獎的50個項目,代表性強、專利技術先進性好、應用場景廣,并逐步邁向智能化、無人化、精準化、低碳化,為知識產權助力廣東“制造業當家”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徑。同時,成功發現并挖掘一批高價值專利,“百強”項目資產估值47.93億元,推動40個轉移轉化及投融資意向合作項目,涉及金額20.63億元,包括投融資相關意向合作27項,落地轉化相關意向合作13項。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大賽項目落地轉化簽約儀式。10個落地轉化意向項目和10個投融資意向項目作為代表分別簽約,充分釋放“灣高賽”作為專利成果轉移轉化“加速器”效應,通過賽事有效整合相關資源,促成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速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共融共享。
本屆“灣高賽”的成功舉辦,是粵港澳三地在樹立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標桿、提高專利成果轉化效益、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高效探索,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在知識產權保護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實力,更進一步推動了區域內的知識產權合作和交流。
廣播融媒中心記者 查浩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