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隨著與各產業的不斷融合創新,為社會經濟帶來顛覆性變革,成為全世界布局焦點。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強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之后,近日國家發改委再次強調,人工智能是今年“建設”發力重點方向之一,要從投資環境、項目推進和資金保障三方面推進工作落實。作為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影譜在產研學用及驅動數字經濟新引擎等方面,擔當著重要角色。
憑借著在政策支持、海量數據及優秀人才等方面的顯著優勢,我國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在技術發展水平及科研產出方面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人工智能:知識的創造、轉移與應用》報告顯示,在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研究在2013年到2017年五年間,以每年接近13%的速度快速增長。另cb insight報告提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專利出版物數量是美國的近五倍,位列全球第一。
作為后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經濟社會發展形態,數字經濟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發展而產生,人工智能和、云計算以及大數據共同構成了數字經濟的主要支撐技術。而技術只有落地到場景產品中,不斷提升邊界,才能發揮出真正作用。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在傳統經濟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經濟發展創造出了新機遇。
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2018)》指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總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對gdp貢獻率逾35%,到2030年,這一比重將超過50%。此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表示,未來30年是ict技術提高生產力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引領下,我國將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
人工智能正以不同面孔加速融入到各行各業,數字化力量在重構價值鏈、促進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催生出大量充滿活力的人工智能創新企業。其中有超過60%的ai創業公司都聚焦于計算機視覺,研發多是應用驅動。
以國內智能影像生產先驅企業影譜科技為例,其深耕于計算機視覺又一大應用爆發點的智能影像和大文娛兩個萬億級市場,迸發出極大價值和產業融合驅動力。影譜科技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視頻結構化、大數據、網絡視頻互動技術等領域具有獨特先發優勢,致力于打造商業價值呈指數型增長趨勢的原生影像互動平臺,為互聯網、影視、視頻等大文娛產業細分領域提供ai影像場景商業化服務;并從“技術”、“數據”、“營銷”、“布局”四大方面,多維度激活文娛場景的巨大潛能和應用價值,全方位構建產業鏈共贏格局。至今,影譜科技已完成4.46億秒工程處理積累,累計為數百家客戶、近千品牌及15萬部影像內容提供技術服務。
另在產學協同方面,影譜科技一直與中科院自動化所保持良好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日前更是與北京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立國內首個專注于視頻領域的智能影像生產實驗室,打通技術科研、協同應用到經濟產業轉型一體化路徑。
來源:idonews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