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發生的金融危機讓不少行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冬。我市許多行業也未能幸免,特別是冶金、五金工具等高載能行業受影響較大,不過,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艱難度日,有一些企業通過未雨綢繆或積極轉型,甚至還迎來企業自身發展的春天。位于太陽鎮工業功能區的杭州華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在抗擊不利因素的同時轉“危”為“機”,不但保持了經濟的平穩增長,且抓住市場低迷期趁勢而上,通過從國外進口先進技術設備提升產品競爭力,憑借一身過硬的“過冬術”,在嚴冬中傲然綻放。
杭州華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建筑機械產品和紙包裝材料系列產品。而公司生產的瓦楞紙、紙箱包裝也基本上壟斷了臨安、淳安、桐廬等周邊縣市市場,建筑機械產品也廣泛應用于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的修建和房屋建造等領域,“當初造杭州灣跨海大橋時,工地上有一半的攪拌機是我們公司提供的。”講起公司的產品和經營狀況,董事長張建設是一臉的自信。“金融危機并沒有對我們造成太大的影響,公司還是需要員工加班加點來完成訂單任務”。
在機械裝備制造業受大考驗之時,華翔卻能在這場嚴冬中贏得先機,這是與公司在過去幾年中,實行了幾項重要戰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公司在生產建筑設備的同時,將眼光放的更長遠,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產品的多樣化,從2006年開始新投資了紙包裝材料項目,這一項目在2007年內銷售總額達到4600多萬元,比前一年翻了5倍,公司也在那年被市政府評為50家成長性企業。為進一步延長產品鏈,公司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利用人民幣升值之機再次投資近200萬元購買了日本三菱技術的四色高速紙箱流水線,使公司更加有了競爭力和生命力,“通過先進生產設備,改變了生產流程,推進快速流水作業,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在市場的拓展中更具優勢”。張建設一語道出了公司投入資金引進先進設備的目的。他還告訴記者,打算在年底再次更新流水線,使企業產品更加完善,產品鏈更具優勢。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現在的華翔生產車間里是一片繁忙景象。據張建設介紹,至11月底,公司生產總額已經達到5000萬左右。“我們明年的目標是8000萬,這個不擔心,也有信心完成。”張建設當然有底氣表明公司的實力,據介紹,浙江省榮氏集團與公司簽訂了1500余萬元的紙箱訂購單。另外還有一家公司也簽訂了2009年價值千余萬元的攪拌機訂單。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